30名学子42天创作1260篇疫情日记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5-09浏览次数:29

 

疫情期间,我校影视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2018级的30名同学在42天内共创作记录了1260篇疫情日记。自2020年2月17日至4月1日期间,同学们用文字所记录的每一篇日记既是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也是一篇篇感人的抗疫历史记录。

2月中旬,新冠疫情正处在爆发高峰期,学校正式推出了线上教学计划,影视传媒学院各专业的老师们都想方设法进行线上课程设计,以及帮助同学们在家学习。其中编出2018级同学们接到了这样一项作业:用日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疫情生活。这是编出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与《新闻编辑实务》的实践作业。虽然疫情期间情况特殊,学生无法采访,但依然可以通过观察获取信息,并按照新闻写作的原则与技巧进行写作。

专业教师李静在布置作业时写道:“我们正身处历史剧烈变动的时刻,不仅仅是疫情一线值得铭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是值得记录、值得回忆的。”最后有12位同学的191篇日记发表在专业公众号“话媒坊”上,

他们来自上海、黑龙江、云南、四川、贵州、广西6个省市。所有文章与照片都由同学们自行排版。

疫情是沉重的,但生活中依然有许多精彩与感动。在祖国的东西南北,同学们亲身体会着历史的变迁,记录了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村落乃至一个城市在疫情中的特殊经历,也讲述了一个个平凡又真实动人的故事。

钟明会同学的一家七口本来过年后就要各奔东西,上学的上学,打工的打工,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使一家人有了难得的相聚。上大学的她、面临高考的弟弟和读小学的侄儿,各自的网课经历都令人忍俊不禁。

张晓蕾同学身处云南大山中的小镇,她写道,即使疫情如此严峻,即使客车已经停运,依然有乡民悄悄搭上了去昆明打工的车子,毕竟生计更为重要。而疫情稍一松动,忙着赶集的乡民们就造成了大堵车,因为春天的豌豆成熟了。

姜文博同学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大雪覆盖着整座城市,冒着大雪运送物资的工作人员们被雪花淹没,与白茫茫的城市融为一体。她目睹了这让人动容的场景,并写在日记中,这平凡的一瞬间因此被铭记。

殷越同学不幸生病住院了,在病痛之外,还有疫情带来的额外压力和心理阴影。她记录住院时的所见所闻,“戒备森严”的医院,令人作呕的药物,她切身体会到了疫情给医院带来的影响,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平凡与伟大。

疫情猛于虎,也难以阻止麻将爱好者蠢蠢欲动的脚步。刘雨霭同学记录了隔离期间,四川麻友与警察斗智斗勇的“反侦察故事”。

农历三月三,最严峻的日子已经过去,陆华园同学跟随父母上山扫墓,这是壮族人独有的节日。这一天,她还写下了在家学做自己民族的美食“五色糯米饭”的完整过程,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除了居家日常,编出的同学们还看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图景:村官亲自上街“赶人”的硬核防疫措施,家里被贴封条隔离14天的痛苦,留学亲戚辗转回国的曲折经历,在家开发厨艺的无奈,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与看法,起初不适应网课时的吐槽,对重返校园的渴望。他们在经历,他们也在观察,在思考,在记录。

用文字记录社会的变化与历史的变迁,不仅让编出学子细致入微地观察了周围的生活,训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一场重大灾难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


(供稿、图片:影视传媒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