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美育结合 美术学院打造思政实践新途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27浏览次数:888


        如何使美术专业课成为润物无声春风化人的滋润地,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美术学院认真贯彻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艺术课程潜移默化的教化优势,改革思政课程,弘扬社会美育,创新学生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途径。

        近期,依托2017年度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实践创新(团队)项目,美术学院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作品创作正有声有色地进行中,一份份用隶书、楷书、篆书等不同字体书写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书法作品别具特色,一张张用艺术手法展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设计内容生动形象。


        本学期以来,美术学院一门门专业课正在逐渐“变脸”。学院将艺术传承育人无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寓于课程设计、主题创作和艺术实践中。学工和教学部门积极联动,结合专业特点,升级课程设计。在海报设计、运动图形设计、经典碑帖临摹等特色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实现了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纯艺术的专业课变成一堂堂触动灵魂的人生大课。创新实践的艺术设计课专业教师也由衷地表示:原本认为艺术课堂与德育教育有距离,现在发现两者可以无缝对接。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让学生入脑走心。上好一堂“不一样的设计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而富有意义。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设计的同时,美术学院也高度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培育。自2012年美院开设以传统文化教学为主的民艺课程,并成立“德艺坊”传统文化社团以来,民艺课程及“德艺坊”已成为学院传统艺术德育的特色平台。传统文化进社区——美术学院“德艺坊”系列活动获评共青团中央“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本学期以来,“德艺坊”已经举办25场民艺推广活动,覆盖了3个学校。通过各种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得以浸润心灵,提升素养,并通过各种设计作品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从而从知识思想的接受者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践行者乃至传播者。学院将在后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作品设计展及推出面向全校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化艺术推广活动,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供稿、摄影:美术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