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授指导第三届中小学“写春联 迎新年”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1-27浏览次数:711


    金鸡司晨,气象万千。在新春即将来临之际,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和《新民晚报·当代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2017)中小学“写春联 迎新年”活动在上海市卢湾中学举行。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我校美术学院张淳教授,《当代教育》主编王健,黄浦区打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社发办主任朱畅江,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秘书长林银光,上海市卢湾中学校长何莉,与8个区10所中小学的师生代表以及打浦街道社区书法爱好者们,一同书写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活动伊始,卢湾中学何莉校长向来宾们致欢迎辞。林银光秘书长作为主办方代表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历届“写春联 迎新年”活动,并表示3个主办单位将继续为弘扬中国文化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抽签顺序,“小书法家”们依次上场挥毫泼墨,各展风采。楷书、行书、隶书,富有灵气的字体跃然纸上,有的笔势雄健洒脱,有的字体清秀俊美,有的笔法苍劲有力,他们扎实的功底吸引了专家和社区爱好者们的目光。

    除了让“小书法家”们用手中的笔一展所长外,主办方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与他们互动。对对联、看数字、猜成语、画配联、正话反说、看字猜诗、找错字等游戏让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经专家评选,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小学学生苏慧蝉联第一名,此外,还评出了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淳在点评作品时认为今年的“小书法家”水平整体比去年有所提高,而且字体多样,也没有出现以往繁体字和简体字混用的现象,说明上海中小学书法进校园、进课堂是有实效的。她特别指出,部分学生写字姿势不够规范,除了影响书写水平,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身体发育。

    陆建非主任在总结时谈到,练书法要有耐心、恒心和一份宁静的心情。练书法对人的心智开发有积极作用。字如其人,希望学生们从小爱书法,从小练书法,并坚持练习,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终身爱好。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书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有希望。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社区孤寡老人能在新春之际感受到孩子们的爱心,此次活动主办方决定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捐赠给街道。打浦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社发办主任朱畅江代表街道社区,接下了师生们的祝福。

    “写福字”是流传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是中国福文化与汉字书法艺术的完美展现。活动最后,教师、街道代表们纷纷挥毫写下一个个大红的“福”字,送出了大家对幸福的向往。

(供稿:非遗传承研究中心  摄影:新民晚报   编辑: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