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我校退休教职工人数快速增长,校老教授协会、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校协会”)的会员队伍也不断扩大,广大会员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多元多样的新特点。面对协会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出现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校协会在依托自身的人才智力和组织引导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机制,携手校退管会共同举办退休教师喜闻乐见的一些活动。
一是联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校协会与校退管会围绕世情、国情、校情和广大退休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联合组织专题报告会或讲座3-4次,帮助广大退休教师了解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引领思想道德追求,进一步推进老有所学。2015年下半年,校协会与校退管会联合举办了两场报告会。一场邀请校党委书记滕建勇作校情报告,另一场是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2016年3月,举办校长与老教授恳谈会,校长朱自强、副校长刘晓敏分别为老教授通报校情,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10月,举办校情报告会,邀请校党委书记滕建勇与老教授话校情、谈发展、庆校庆。另外,还根据会员的要求,举办了“养生需养心”的报告会。由于这几次报告会的内容贴近退休教师的实际,受到他们的欢迎,老同志参与十分踊跃。由于校协会同志本身也是退休教师,所以对退休教师的所思、所盼、所求比较了解,所以每次报告讲座的内容确定、邀请报告讲座主讲人、组织会员和退休教师参加会议、撰发报告会通讯稿等方面工作主要由他们负责。校退管会十分重视退休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他们的精神追求,积极为报告讲座提供场地、报告人讲课费、与会者学习材料等方面支持。考虑到有些退休教师居住校外,有时报告会结束时临近中午,校退管会还为与会者安排午饭或点心,充分表达了学校对退休教师的关爱之情。
二是联合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了满足广大退休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校退管会组建了17个文化体育类活动小组,努力为退休教师老有所乐提供必要的活动平台、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校协会鼓励和支持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小组活动,依托合唱队、乒乓球队等活动小组参加市退协、老教协和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赛事。根据上级协会的工作部署和会员的兴趣爱好,近年来校老教协组建了门球队、书画小组,为了使他们的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能够获得必要保障,校协会及时与退管会协商,将这两支队伍纳入校退管会活动小组的范畴。校协会会员外出参加比赛,他们既是协会的代表,又是学校退休教师的代表,所以每次赛事,校退管会都给予大力支持,提供用车、用餐等方面的支持,极大地舒缓了协会经费紧缺的困境。2014年6月,校老教协组织的合唱队在“咱们唱响中国梦”的合唱比赛中获得优胜奖。10月校庆期间,校协会组织的乒乓球友谊赛、太极拳交流展示和书法、绘画作品展,会员参与度很高,展示了广大退休教师的精神风貌。2014年10月,在市老教协举办的“上海首届老教授杯”乒乓球友谊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亚军和女子个人第三名。2015年5月,在市退教协主办的“歌颂美好生活,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咏展示会上,我校合唱队获得歌咏会“魅力奖”,校协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三是联合开展疗休养旅游活动。为了丰富退休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校退管会每年组织两次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活动。为了使更多的退休教职工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校协会除了鼓励支持会员积极参与校退管会组织的疗休养旅游活动外,还根据会员的实际需求在学校关于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活动的规定框架下,即在规定时间段、规定补贴金额、规定次数范围内,以校退管会和校协会名义联合组织疗休养专场,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分会利用校退管会“一日游”“三日游”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本分会会员或联合其他分会共同举办专题活动。这样做,既把学校关于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的政策用足用好,又能充分利用校协会的组织优势,不断丰富为会员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协会工作的新路。如今年3月,校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在江苏泰州溱潼宾馆举行。这是校协会借用与退管会联合组织“泰州溱潼三日游”的时间召开的一次理事会。参加会议的近30位理事,既享受了旅游的乐趣,又兼顾了工作,做到了两不误。
四是联合开展退管理论(老龄科学)研究。学校成立了以校协会会员为主体的、挂靠校退管办的校退管理论研究中心。校协会鼓励和支持会员积极参与校退管理论研究中心活动,做好有关课题申报、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校退管会为退休教师参与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活动场地、研究资料、交流研讨等方面的支持。由于研究活动机制的创新,不仅校协会和退管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激发,最近3年校协会会员共承担市、校各类课题30多项,其中获得上海市退管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3篇、三等奖3项,优秀奖9项。学校连续3年获优秀组织奖。
上述做法受到上级协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2016年6月,在上海市退教协举办的基层协会特色工作展示会上,我校的这项工作进行了介绍和交流;9月,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网站对我校协会这一做法作了详尽的报道,认为上海师大创新协会工作机制,精心打造活动平台,使校协会和校退管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学校为老服务工作呈现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供稿:上海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编辑:新闻中心)
一是联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校协会与校退管会围绕世情、国情、校情和广大退休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联合组织专题报告会或讲座3-4次,帮助广大退休教师了解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引领思想道德追求,进一步推进老有所学。2015年下半年,校协会与校退管会联合举办了两场报告会。一场邀请校党委书记滕建勇作校情报告,另一场是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2016年3月,举办校长与老教授恳谈会,校长朱自强、副校长刘晓敏分别为老教授通报校情,解答大家关心的问题。10月,举办校情报告会,邀请校党委书记滕建勇与老教授话校情、谈发展、庆校庆。另外,还根据会员的要求,举办了“养生需养心”的报告会。由于这几次报告会的内容贴近退休教师的实际,受到他们的欢迎,老同志参与十分踊跃。由于校协会同志本身也是退休教师,所以对退休教师的所思、所盼、所求比较了解,所以每次报告讲座的内容确定、邀请报告讲座主讲人、组织会员和退休教师参加会议、撰发报告会通讯稿等方面工作主要由他们负责。校退管会十分重视退休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关注他们的精神追求,积极为报告讲座提供场地、报告人讲课费、与会者学习材料等方面支持。考虑到有些退休教师居住校外,有时报告会结束时临近中午,校退管会还为与会者安排午饭或点心,充分表达了学校对退休教师的关爱之情。
二是联合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了满足广大退休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校退管会组建了17个文化体育类活动小组,努力为退休教师老有所乐提供必要的活动平台、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校协会鼓励和支持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小组活动,依托合唱队、乒乓球队等活动小组参加市退协、老教协和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赛事。根据上级协会的工作部署和会员的兴趣爱好,近年来校老教协组建了门球队、书画小组,为了使他们的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能够获得必要保障,校协会及时与退管会协商,将这两支队伍纳入校退管会活动小组的范畴。校协会会员外出参加比赛,他们既是协会的代表,又是学校退休教师的代表,所以每次赛事,校退管会都给予大力支持,提供用车、用餐等方面的支持,极大地舒缓了协会经费紧缺的困境。2014年6月,校老教协组织的合唱队在“咱们唱响中国梦”的合唱比赛中获得优胜奖。10月校庆期间,校协会组织的乒乓球友谊赛、太极拳交流展示和书法、绘画作品展,会员参与度很高,展示了广大退休教师的精神风貌。2014年10月,在市老教协举办的“上海首届老教授杯”乒乓球友谊赛中,我校荣获团体亚军和女子个人第三名。2015年5月,在市退教协主办的“歌颂美好生活,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咏展示会上,我校合唱队获得歌咏会“魅力奖”,校协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三是联合开展疗休养旅游活动。为了丰富退休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校退管会每年组织两次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活动。为了使更多的退休教职工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校协会除了鼓励支持会员积极参与校退管会组织的疗休养旅游活动外,还根据会员的实际需求在学校关于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活动的规定框架下,即在规定时间段、规定补贴金额、规定次数范围内,以校退管会和校协会名义联合组织疗休养专场,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分会利用校退管会“一日游”“三日游”等活动平台,积极组织本分会会员或联合其他分会共同举办专题活动。这样做,既把学校关于退休教职工疗休养旅游的政策用足用好,又能充分利用校协会的组织优势,不断丰富为会员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协会工作的新路。如今年3月,校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在江苏泰州溱潼宾馆举行。这是校协会借用与退管会联合组织“泰州溱潼三日游”的时间召开的一次理事会。参加会议的近30位理事,既享受了旅游的乐趣,又兼顾了工作,做到了两不误。
四是联合开展退管理论(老龄科学)研究。学校成立了以校协会会员为主体的、挂靠校退管办的校退管理论研究中心。校协会鼓励和支持会员积极参与校退管理论研究中心活动,做好有关课题申报、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校退管会为退休教师参与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活动场地、研究资料、交流研讨等方面的支持。由于研究活动机制的创新,不仅校协会和退管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激发,最近3年校协会会员共承担市、校各类课题30多项,其中获得上海市退管理论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3篇、三等奖3项,优秀奖9项。学校连续3年获优秀组织奖。
上述做法受到上级协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2016年6月,在上海市退教协举办的基层协会特色工作展示会上,我校的这项工作进行了介绍和交流;9月,上海市老教授协会网站对我校协会这一做法作了详尽的报道,认为上海师大创新协会工作机制,精心打造活动平台,使校协会和校退管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退休教师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学校为老服务工作呈现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供稿:上海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编辑: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