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第三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31浏览次数:1724


            徐家汇藏书楼、淮海中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大楼、华东师范大学老文史楼、上海中学、市西中学、延安初级中学、提篮桥监狱……这些新老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地方,二战时期都曾是日军建立的集中营,那里关押着中国抗日战俘、盟军战俘、英美“敌国”侨民、教会人员,甚至还有日本昨天的盟友的意大利人。8月31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夕,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腾讯大申网共同制作的系列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举行第三次新闻发布会。本次公布系列地图中的最后两张:《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组织机构分布图》、《上海抗战历史地图系列之事件暴行分布图》。


            本地图相关历史要素全部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中心提供,图中所标注的每个抗战历史要素的名称、时间属性和空间坐标,以及图中所附文字注释,均经过历史学、城市历史地理学的严格考证,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澎湃新闻等近20家主流媒体出席了发布会,并有多家媒体当天于显著位置进行报道。


            发布会上,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苏智良教授就抗战地图结构、设想、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参与史料考证和地图制作的相关人员分别介绍了考证过程和地图制作的有关情况。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

附: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组织机构分布图》、《事件暴行分布图》特色

            一、《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包含90个信息。这张图不仅包括日本军事特务机关、儿玉机关、日特“三十四号”等日伪机构,还对共产党机构进行了挖掘,除了大家都比较清楚的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外,还找到了一些比较隐蔽的共产党机构比如中共中央上海局秘密联络点、中共江苏省委地下印刷所、中共秘密电台旧址、抗战时期周恩来住所等。同时,这张图也还包括国民党机构以及其他政党和社会机构。
            1、日本军事特务机关旧址 设在原上海日本大使馆内,黄浦路106号。有间谍50余人,以调查中国长江流域的各种设施、驻军情况和英美法各国在长江流域的军事活动为主要任务。
            2、梅机关旧址 位于虹口区东体育会路7号的重光堂,1939年8月成立。在沪西、南京、苏州、杭州设有分机关,机关长为影佐祯昭大佐。梅机关代替了土肥原的对华特别委员会,是执行策反汪精卫,代号为“渡边工作”的核心。1939年11月20日,日方代表影佐祯昭、今井武夫与汪伪代表高宗武、梅思平、周隆庠于重光堂谈判,签订了“重光堂密约”(《日华协议记录》和《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项》)。梅机关策反汪精卫后,影佐祯昭改任汪伪政府最高军事顾问,梅机关继续从事情报工作。汪伪以“七十六号”为主的一切特务机构,也归其指挥。建筑不存,现为街道。
            3、儿玉机关旧址 位于北苏州路20号今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内,1941年设立。隶属日本海军总参谋部情报部。首任机关长儿玉誉士夫。其任务是通过经济手段掠夺战略物资,并进行谍报谋略活动。1943年,强行“收购”华商工厂各类机床。若华商不愿接受“收购”,儿玉机关就在看中的机床上挂张牌子,上写“本机械是海军第一经理部儿玉机关所属,任何人不得移动,如敢故违,按军法处治”。接着便强行搬走。建筑存在,现为上海大厦。
            4、中共中央上海局秘密联络点旧址 位于今愚园路361弄121号,是静安寺附近愚谷村内的一幢洋房。1944年,中共江苏省委派人在这里开了进化药厂,实际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联络点。建筑存在,现为民居。
            5、周恩来住所旧址 位于原中国饭店(今黄浦区贵州路160号)。1937年7月,周恩来曾在此指挥上海地下党秘密开展地下斗争。建筑存在,现为上海铁道宾馆。
            6、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旧址 位于在上海西门外林荫路165号原江苏省教育总会所在地。建筑不存。

            二、《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事件暴行分布图》包含91个信息。这张地图包含两次淞沪抗战中被日军炸毁的一些重要地点,一些汉奸的被杀处,日军在沪设立的慰安所。同时重点还对日军当时在上海建立的20个集中营进行了地点的考察确认,最终确定了20个集中营的现在的具体位置。与以前的研究相比,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对其重新进行了考证,改正了之前研究中存在的错误,这在国内外研究中尚属首次。
            1、东方图书馆旧址 位于闸北区宝山路584号。1924年建立于上海,又名上海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以收藏古籍善本著称,藏书达四十六万余册。其规模之大,藏书之丰,珍本之多,时为国内之最。曾享有“东亚闻名文化宝库”、“亚洲第一图书馆”之美誉。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东方图书馆被日本浪人纵火焚毁,所藏珍贵书籍资料均被焚毁一空,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现为上海市北高级职业中学。建筑不存。(闸北区宝山路584号)(建筑不存)
            2、傅筱庵被杀处 位于虹口区祥德路26弄2号,即其旧居。1938年10月6日,傅筱庵在日本扶持下接任“伪上海市长”,傅筱庵成了大汉奸。戴笠下令除掉傅筱庵,刺傅任务由陈恭澍组织执行。由于傅筱庵戒备森严,几次狙击行动均未奏效,陈即决定从内线打开缺口。于是,便派杜茂在虹口斯高塔路傅宅附近开一家酒店,伺机策反傅家人作内应。傅筱庵的仆人朱升源,随傅筱庵走南闯北,一直被傅视为亲信。朱生性嗜酒,不久便成为杜茂酒店的常客。朱、杜两人豪饮畅谈,引为知己。朱素来对日本人反感,对傅筱庵卖国求荣早已深怀不满。酒酣之际杜趁机亮出计划,要他干掉傅筱庵,朱表示答应。1940年10月11日,傅筱庵忙于参加各种应酬活动,深夜才归,照例在净房睡下。朱入得房内,用一把锋利的菜刀朝正在熟睡的傅筱庵连砍数刀,傅当场气绝身亡。朱从容出得傅宅,在杜茂的接应下,隐逸而去。建筑存在,现为民居。
            3、龙华集中营旧址 位于今百色路989号上海中学。共收容1756人,其中英国1584人,加拿大24人,南非7人,澳大利亚32人,新西兰11人,美国37人,比利时39人,荷兰17人,苏联3人,葡萄牙1人,挪威1人。
4            、闸北集中营旧址 位于今天中山北路3663号的华东师大普陀校区的老文史楼。原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老文史楼。共收容1056人,其中英联邦669人(英国233,澳大利亚13,新西兰6,其他417)加拿大15人,美国242人,荷兰94人,比利时9人,其他国家27人。建筑存在。
            5、大一沙龙慰安所旧址 位于东宝兴路125弄,存在时间为1932年1月-1945年8月,“慰安妇”有中国、朝鲜、日本人,由日侨近藤美津子等经营。建筑存在,现为民居。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