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叶芝诞辰150周年学术沙龙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5浏览次数:2349


        6月13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爱尔兰文学工作坊在外国语学院多功能会议厅和学校会议中心3-4号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纪念爱尔兰伟大作家叶芝诞辰150周年。

        开幕式由爱尔兰文学工作坊郑芳讲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金辉、爱尔兰驻上海总领馆代表Abdi Hassan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主任王展鹏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负责人刘耘华教授先后致辞,赞扬了叶芝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刘耘华教授把叶芝归入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列,认为叶芝的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欲望、激情和思想,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整个民族和时代的欲望、激情和思想,甚至获得了穿越时空的价值,为全人类所共享。


        爱尔兰文学工作坊负责人蒲度戎副教授介绍了纪念叶芝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坊的建设情况。蒲度戎指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是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最著名的诗人和爱尔兰戏剧运动的领袖,也是爱尔兰的一张文化名片。今年5月18号,李克强总理过境访问爱尔兰之际,爱尔兰肯尼总理向李克强总理赠送的礼物当中就有叶芝的诗集。


        在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表演了叶芝剧本《心愿之乡》(The Land of Heart’s Desire),演唱了叶芝诗歌《走过柳园》(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学生们的完美演出正是对叶芝的最好纪念。

        座谈会上,学者们纷纷发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叶芝的诗歌和戏剧作品。中国社科院的傅浩研究员对叶芝诗歌《当你老了》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解释了自己的四个翻译版本和翻译的演进。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家新教授讲述了叶芝诗歌的动人魅力和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影响,他特别感谢了把叶芝诗歌翻译进入中国的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和穆旦,认为正是有了这些杰出的诗人翻译家的翻译,叶芝的诗歌才开始赢得了中国的广大读者。复旦大学的戴从容教授谈到了自己对叶芝诗篇《寒冷的天穹》的理解以及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在座谈会上发言的学者还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冯建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庆勋教授、同济大学孙琦副教授和汕头大学谌华玉副教授等等。蒲度戎副教授主持了座谈会,并对与会代表的发言做了简短而精彩的点评。

(供稿:外国语学院 摄影:宣传部)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