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上海师范大学第十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暨学生骨干训练营在奉贤校区大剧院开班。来自各学院的180名师大青年精英集聚一堂,共同开始为期2个月的学习。《中国青年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驻两会记者周凯以《媒体视野下的两会》为题,拉开了本期青马工程的序幕。
记者开讲 传递两会
理论学家分析青年时代与命运,全面讲述“四个全面”与青年成才;一线记者传递两会精神,感受社会发展“新常态”;上海“硅谷”创业谷参观学习,感受“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精神;校园调研感受青年动态,信仰领航提升自我发展,每年的青马工程课程设置都紧密贴合时代、贴近青年。

来自《中国青年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驻两会记者周凯以一个多年驻会记者的视角,为学员传递全国两会精神。此次全国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周凯以“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切入,向师生介绍16项重大改革措施,包括: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等方面。周凯特别结合与学员息息相关的热点,向学员们做了逐一的介绍。周凯老师生动幽默的讲座让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学员们纷纷谈到:“以往在报纸上、新闻上看到两会报道,觉得国家大事,特别高大上。通过周老师的讲解,感觉两会与我们未来的就业、学习、生活等息息相关,也体会到了国富民强的意义。”
旗帜飞扬 信仰领航
今年青马工程的课程设置,在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基础上,还精心调研、加强设计,体现三个亮点:一是注重理论研读,了解国情:本次青马工程邀请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上海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教授等理论专家为学员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以外,课程还组织学员通过开展读书报告、分组讨论等活动,帮助学习、掌握“四个全面”精神。二是注重参观调研,体会校情:本期青马工程安排参观校史馆,了解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的办学历程;安排校园调研,围绕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习等课题,开展小组调查。三是注重考察实践,服务民情:在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潮下,青马工程也安排学生赴素有上海硅谷之称的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谷进行考察,了解创新创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帮助。此外,课程还安排了进社区服务,为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一次服务活动,帮助青马学员学而思、思而行。

人才摇篮 全面发展
在青年学生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着眼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一项重要部署。2007年以来,我校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了十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已经成为学生骨干提高理论素养、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在多年的青年培养中,青年团校始终围绕服务需求、引领成才实践,探索出了长效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活动、组织、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综合推进和“贴近、互动、凝聚、引领”四点一线递进深化。既重视培训主体的教育性,又重视培训内容对学生成才的服务性;既重视贴近党政中心任务、贴近青年学子需求、贴近青年工作实际,又重视供求互动、社会互动和网络互动;既重视对青年的思想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和情感凝聚,又重视对青年学子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引领,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
第十期“青马工程”开班的新闻在团在上师大微信发布后,许多首期学员纷纷留言:“我是第一期青马学员,很怀念当时那段校园生活,对我的成长很有促动。”青马工程开办10期以来,已经培养了1000余名校级青马学员。青马工程以其卓越的培养体系,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师大英才,入围团市委“百万青年成长”计划。
(供稿、摄影:校团委)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