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继续紧紧围绕提高生源质量这一主题,圆满的完成了招生任务。今年我校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共录取本科新生5056人,其中上海生源2162人,占42.76%,外省生源2894人,占57.24%。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执行招生政策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2号)文件指示,我校的招生工作严格遵守招生规定,执行招生政策。
在招生录取工作启动前夕,为了构建规范的招生工作体系,学校成立了新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监察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的原则,明确职责,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和流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加大信息公开,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安全保障和考生服务,切实维护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
为了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招生信息公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声讯台进行查询以外,根据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意见,在整个录取阶段,学校27个省市各个批次的录取结果都及时在网上公开,包括上海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外省考生录取信息查询、录取通知书投递状态查询等,确保考生及时了解招生录取动态,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学校招生办接待室一直有专人负责接待来访来电,直到通知书全部发放结束。
招生集中阶段,气温节节攀高,校领导心系招生工作。校党委书记陆建非、校长朱自强在副校长丛玉豪的陪同下冒着高温酷暑亲切慰问招生工作人员,副校长柯勤飞也带领校工会工作人员为大家送来了防暑降温用品。
不断优化宣传服务 保持生源优化态势
招生宣传是吸引优秀生源的基础和关键。4月29日,我校举行2014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动员布置大会。副校长丛玉豪对招生宣传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等作出明确部署。各学院党政负责同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将精神带回并积极培训各招生宣传工作人员。我们组织各招生学院分赴上海近30所中学进行宣传,也参加了十几个省市组织的招生宣传会,工作人员不畏酷暑,坚守岗位,热情解答,受到考生、家长及中学的一致好评。

学校积极创新招生宣传手段,除了印刷上海师大报(招生专刊)作为载体、在沪上各大教育报刊广做宣传以外,还通过全国最大的教育网络平台“中国教育在线”进行宣传,并使用了“二维码”,通过下载手机二维码,可以及时了解学校政策、信息,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
宣传工作事半功倍,加上近几年招生改革的大胆尝试,使学校生源质量大幅上升。不仅授课教师们反映良好,就连军训教官也啧啧称赞,都说学生素质大有提高。今年招生的生源质量继续保持稳步的提高趋势。
上海市情况。今年上海秋季招生2086人,除艺体类考生以外,共有1456人上一本线,一本率为86%,增加了六个百分点。其中各批次情况一本率如下:师范类录取827人,一本线上695人,一本率为84%;第二批录取361人,共259人上一本线,一本率为72%;外省市情况。今年外省市招生2894人。在第一批招生录取新生1443人,在第二批中共录取了836人,一本录取人数占63%;在第二批次中达到一本线的有387人,外省市一本率为80%,增加了近十个百分点。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我校今年除提前批(包括艺术类、体育类、师范类)、第一批、第二批三个传统批次以外,今年增加了农村专项批次,并完成了中西部招生计划任务,同时招收了5名低视力学生,这些都是我校积极履行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社会职责,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努力缩小区域及城乡入学机会差距的实际行动。
1、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2号)文件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实施招收本省(区、市)农村学生的地方重点高校专项计划”。根据上海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学校招收了10名学生。
2、中西部计划。外省市招生计划中有一部分是各类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贫困地区计划,今年共完成招生人数近150人。其中贫困生专项计划为28人(山西省3人、江西省7人、湖南省6人、贵州省6人、云南省6人);内地高中民族班共录取45人(西藏班20人、新疆班25人);少数民族预科转正班35人(湖北省15人、新疆自治区9人、重庆市11人);
3、低视力学生。我校从2002年起就开始招收盲生或低视力学生,至今已有25位学生在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工作毕业和就读。这些学生的培养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上课教材要全部翻译成盲文以外,学生在校的生活起居也需要热心的同学相扶相助。今年我校招收了5名低视力学生,录取在法政学院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就此情况,学校将会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研讨,结合已有经验,加强低视力学生的管理工作。
招生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协助各学院和各部门做好新生迎接工作,让优秀学子在美丽的上师大校园上好第一节课。
(供稿:教务处 摄影:宣传部)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执行招生政策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2号)文件指示,我校的招生工作严格遵守招生规定,执行招生政策。
在招生录取工作启动前夕,为了构建规范的招生工作体系,学校成立了新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监察小组,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的原则,明确职责,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和流程,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加大信息公开,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安全保障和考生服务,切实维护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
为了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招生信息公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声讯台进行查询以外,根据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意见,在整个录取阶段,学校27个省市各个批次的录取结果都及时在网上公开,包括上海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外省考生录取信息查询、录取通知书投递状态查询等,确保考生及时了解招生录取动态,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学校招生办接待室一直有专人负责接待来访来电,直到通知书全部发放结束。
招生集中阶段,气温节节攀高,校领导心系招生工作。校党委书记陆建非、校长朱自强在副校长丛玉豪的陪同下冒着高温酷暑亲切慰问招生工作人员,副校长柯勤飞也带领校工会工作人员为大家送来了防暑降温用品。
不断优化宣传服务 保持生源优化态势
招生宣传是吸引优秀生源的基础和关键。4月29日,我校举行2014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动员布置大会。副校长丛玉豪对招生宣传工作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等作出明确部署。各学院党政负责同志、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将精神带回并积极培训各招生宣传工作人员。我们组织各招生学院分赴上海近30所中学进行宣传,也参加了十几个省市组织的招生宣传会,工作人员不畏酷暑,坚守岗位,热情解答,受到考生、家长及中学的一致好评。

学校积极创新招生宣传手段,除了印刷上海师大报(招生专刊)作为载体、在沪上各大教育报刊广做宣传以外,还通过全国最大的教育网络平台“中国教育在线”进行宣传,并使用了“二维码”,通过下载手机二维码,可以及时了解学校政策、信息,大大提高了宣传效率。
宣传工作事半功倍,加上近几年招生改革的大胆尝试,使学校生源质量大幅上升。不仅授课教师们反映良好,就连军训教官也啧啧称赞,都说学生素质大有提高。今年招生的生源质量继续保持稳步的提高趋势。
上海市情况。今年上海秋季招生2086人,除艺体类考生以外,共有1456人上一本线,一本率为86%,增加了六个百分点。其中各批次情况一本率如下:师范类录取827人,一本线上695人,一本率为84%;第二批录取361人,共259人上一本线,一本率为72%;外省市情况。今年外省市招生2894人。在第一批招生录取新生1443人,在第二批中共录取了836人,一本录取人数占63%;在第二批次中达到一本线的有387人,外省市一本率为80%,增加了近十个百分点。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我校今年除提前批(包括艺术类、体育类、师范类)、第一批、第二批三个传统批次以外,今年增加了农村专项批次,并完成了中西部招生计划任务,同时招收了5名低视力学生,这些都是我校积极履行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的社会职责,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努力缩小区域及城乡入学机会差距的实际行动。
1、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2号)文件要求,“各省(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实施招收本省(区、市)农村学生的地方重点高校专项计划”。根据上海农村专项计划安排,学校招收了10名学生。
2、中西部计划。外省市招生计划中有一部分是各类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贫困地区计划,今年共完成招生人数近150人。其中贫困生专项计划为28人(山西省3人、江西省7人、湖南省6人、贵州省6人、云南省6人);内地高中民族班共录取45人(西藏班20人、新疆班25人);少数民族预科转正班35人(湖北省15人、新疆自治区9人、重庆市11人);
3、低视力学生。我校从2002年起就开始招收盲生或低视力学生,至今已有25位学生在英语、应用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工作毕业和就读。这些学生的培养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上课教材要全部翻译成盲文以外,学生在校的生活起居也需要热心的同学相扶相助。今年我校招收了5名低视力学生,录取在法政学院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就此情况,学校将会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深入研讨,结合已有经验,加强低视力学生的管理工作。
招生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协助各学院和各部门做好新生迎接工作,让优秀学子在美丽的上师大校园上好第一节课。
(供稿:教务处 摄影:宣传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