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28日,我校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首个中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学区两所中学的15名师生,怀着对汉语的热爱和对中国的好奇,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了为期14天的强化中文学习和文化之旅活动。这是我校自2011年4月与密苏里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以来首次开展夏令营项目。
7月16日,夏令营开营仪式在留学生中心举行。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外事代表茆训诚和国际交流处负责人热情欢迎美国师生们的到来。美国教师代表宣读了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学区教育学监彼得•斯泰普曼专门写来的感谢信件,感谢上海师范大学热情接待来自密苏里的学生,认为这必将促进两地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本次夏令营安排了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汉语基础以及培训时间等要求,语言课程强化生活运用,突出口语训练。授课老师专门设计课程,并集体备课。课堂上,强调寓教于乐,让每天三个小时的汉语课程在欢声笑语中轻松度过。文化方面则安排了剪纸、书法和武术等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课程。剪纸的巧夺天工、书法的水墨运用、武术的眼花缭乱,无不让师生们赞不绝口。特别是著名书法家张信教授也欣然应允授课,并手把手教那些第一次用毛笔写字的孩子们。
除了课堂学习,夏令营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内容。在上海,师生们参观了朱家角、豫园、田子坊,以及上海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环球金融中心、南京路、外滩等场所,既了解历史文化,又感受现代中国。此外,国际交流处还专门安排师生们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逛桂林公园、康健园等,感受上海平常百姓的生活。
7月23日,夏令营举行了结业典礼。茆训诚代表学校向美国师生赠送了纪念品。国际交流处负责人为每一个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美方教师苏珊•尹柯代表夏令营全体成员对上海师范大学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7月24日至27日,夏令营学员们从上海出发,乘坐火车前往西安和北京进行文化之旅活动。在西安,学生们参观了大雁塔、华清池、兵马俑和法门寺等;在北京,学生们参观了天安门广场、紫禁城、天坛;游览了颐和园,登上了长城。28日早上,学生们离开北京,返回美国,顺利结束了本期夏令营活动。
本次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双方大学及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与我校国际交流处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密苏里大学副校长威廉博士也对夏令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专门就行程、饮食、宣传等细节问题提出了建议。我校国际交流处则在接待安排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为刚下飞机的客人准备雨伞;为学生提供课间饮水和点心;每天更换午餐菜谱;组织篮球和羽毛球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等。
为期十四天的夏令营活动,时间很短,但是通过学习和参观等活动,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更坚定了学好中文的信心。这次中国之旅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改写人生之旅(“change the life”)。
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于2011年4月揭牌,我校为其中方合作院校。孔子学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汉语本土化教学。2012年9月,孔子学院与哥伦比亚公立学校教育局签署合作备忘录,确立中文课程推广计划。2013年7月,哥伦比亚市3名中学教师来我校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中文课程培训。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美国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课外搭建了一个接触中国、了解中国的平台,也有助于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培养当地居民对汉语言和汉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习汉语的动力。
(供稿、摄影: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