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主任曲久辉研究员应邀来校访问,并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水处理的微界面过程”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会亦是我校校庆60周年院士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柯勤飞教授主持。

报告中,曲久辉院士从水处理的凝聚絮凝微界面过程、污染物的吸附微界面过程、水处理电极微界面过程与应用等三个方面诠释了水处理的微界面过程,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展现了一名优秀环境工作者应该具有利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工程素质。曲久辉研究员的报告让师生们分享了环境领域的顶级盛宴,大家了解了环境学科的前沿,开阔了研究视野,启迪了研究思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欢迎。报告结束前,环境学科相关专业师生向曲久辉院士踊跃提问,积极互动,气氛活跃。此外,参加本次报告会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UCLA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新泽西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和多位企业界朋友。

报告后,校长朱自强等会见了曲久辉院士,并进行了亲切交流,感谢曲久辉院士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建言献策。访问期间曲久辉还特意参观了我校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并对我校环境学科近年来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
曲久辉院士是“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他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特别专注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转化过程机制、水质风险控制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多项原理和技术突破。现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务。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国际水协全球及东亚大区创新项目奖,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供稿、摄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中,曲久辉院士从水处理的凝聚絮凝微界面过程、污染物的吸附微界面过程、水处理电极微界面过程与应用等三个方面诠释了水处理的微界面过程,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展现了一名优秀环境工作者应该具有利用理论来指导实际工程素质。曲久辉研究员的报告让师生们分享了环境领域的顶级盛宴,大家了解了环境学科的前沿,开阔了研究视野,启迪了研究思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欢迎。报告结束前,环境学科相关专业师生向曲久辉院士踊跃提问,积极互动,气氛活跃。此外,参加本次报告会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UCLA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新泽西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和多位企业界朋友。

报告后,校长朱自强等会见了曲久辉院士,并进行了亲切交流,感谢曲久辉院士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建言献策。访问期间曲久辉还特意参观了我校水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并对我校环境学科近年来取得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

曲久辉院士是“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之一,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他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技术研究,特别专注饮用水质安全保障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转化过程机制、水质风险控制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多项原理和技术突破。现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职务。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国际水协全球及东亚大区创新项目奖,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供稿、摄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