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校重点学科(文科)等完成建设周期评估验收工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18浏览次数:2583


       4月17日,第六期校重点学科(文科)、文科重点实验室、艺术创新工作室三类研究平台建设周期评估验收工作会议在会议中心二号报告厅召开。这标志着本期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周期和评估验收工作基本结束。

       评估验收会上,七位第六期校重点学科负责人、两位文科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三位艺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分别就三年建设周期的工作情况作了总结汇报。评审专家孙逊教授、唐力行教授、王正平教授三位资深学者以独到的学术视野,为每一个学科研究平台切脉点拨。

       副校长刘晓敏在评估验收会上讲话。他指出:重点学科及各类研究平台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我校文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各类研究平台的建设。希望通过特色学科建设,有更多的校级研究平台进入上海市的“高原”、“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七个第六期校重点学科(文科)分别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社会认知心理学”、“宗教学”、“理论法学”、“世界史”、“投资学”。三个艺术创新工作室是“影视短片创作工作室”、“综合绘画艺术工作室”、“音乐剧实验工作室”。两个校文科重点实验室是“实验语言学实验室”、“视像传播实验室”。本期学科研究平台启动于2011年初,建设周期为三年,总投入587万,成员合计90余人。

       根据学校基础平台建设的特点,本着公平、简约、科学、完整的原则,第六期校重点学科(文科)建设绩效评估采用了数字化指标和非数字化指标二类体系,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展示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数字化指标是根据科研管理系统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统计数据进行多项分析,得出七项指标排序,包括CSSCI以上论文总量排名、学术专著总量排名、摘引论文排名、科研总经费排名、省部级以上项目经费排名、高水平原创学术成果投入产出比排名、综合排名。非数字化指标以学科总结汇报形式评分,内容涉及重点学科建设期的突出贡献和亮点;建设期间的学科发展对比;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根据统计数据,第六期校重点学科(文科)共出版学术专著54部,发表 CSSCI/SCI/SSCI/A&HCI论文234篇,科研总经费达763余万,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费488余万。

       数字绩效部分综合排名前四的学科依次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宗教学、世界史、古典文献学。根据各学科汇报总结,现场评估排名前四位依次为:古典文献学、世界史、宗教学、社会认知心理学。

       评估验收会由社科处处长陈恒教授主持,各学科平台成员等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供稿:社科处 作者:刘志惠)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