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教师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立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4-14浏览次数:2208


       2014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于近日揭标,我校三位教师的课题获得立项,分别是:商学院孙红梅的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国际比较研究”、法政学院李泠烨的“新形势下上海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和旅游学院于秋阳的“发展铁路旅游,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研究”。

       孙红梅主持的课题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历史探索与横向比较,以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与探讨各国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成效、问题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经济发展实际水平,设计规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促进上海尽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李泠烨主持的课题主要是通过总结上海土地使用管理改革实践,厘清当下土地使用管理机制中的矛盾成因,在综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新一轮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案。

       于秋阳主持的课题基于长三角高铁网络中各节点城市的发展实际,归纳高铁与区域旅游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要素缺位、错位和越位等现实问题及其背后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提出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与站点资源、旅游产品与公共产品、旅游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匹配方案、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设计和操作性对策建议。

       2014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自3月3日向社会公开招标,截止到3月14日共收到有效申请234份。经组织专家会议和面试比选两轮评审,最终确定31个课题组中标。31项课题分布于19家单位,其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立项数最多,有4项课题获得立项,我校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分别有3项课题立项,立项数并列第二位,实现了我校在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立项上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针对我校教师参与决策咨询研究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高度重视决策咨询研究,采取诸多举措来推进此项工作:一是建立起决策咨询研究重大项目、招标项目和发展报告项目的项目资助体系,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和引领,组织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对策性研究开展集中攻关,积极营造决策咨询研究的良好氛围;二是为调动学校科研人员参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断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如2013年度学校决策咨询类招标项目立项的12项课题,经过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协商,获准立项课题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纳入省部级课题体系,大大调动了申报者的积极性。又如,为鼓励我校教师积极向有关部门报送各种决策咨询专报、要报以及参与高端决策咨询研究奖项的申报,学校在奖励制度上进行重点倾斜,大幅度调整奖励额度;三是加强各种平台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对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予以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我校教师走出去,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合作共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平台;四是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机制灵活、专兼结合的决策咨询研究骨干队伍,并邀请实务部门的有关人员不定期地对其进行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尽快掌握决策咨询研究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充分挖掘其决策咨询研究的潜能。

       由于采取了以上切实有效的举措,使得我校文科在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此前公布的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中,我校有两项成果分获一、二等奖。此次又有3项课题同时获得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立项资助,这充分说明我校在决策咨询研究方面的努力初见成效。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要不断实践,勇于创新,就一定能把我校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真正做到“有为”又“有位”。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