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姿传友情 我校舞蹈团赴俄罗斯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07浏览次数:1787


        由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舞蹈团、上海大学学生民乐团和武术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唱演员组成的上海大学生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应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音乐家协会邀请,于10月29日至11月4日赴俄罗斯参加车里雅宾斯克州第六届锡捏戈里耶国际音乐节,与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进行文化交流与互动。


        本次活动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市教育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秘书长曹荣瑞带队。演出交流以“青春放歌,艺暖俄罗斯”为主题,通过演绎中华经典艺术与传统演艺,弘扬中国文化,增进中俄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用艺术架起友谊桥梁,展示中国大学生风采和传递“中国梦”。

        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第六届锡捏戈里耶国际音乐节期间,演出团队分赴车里雅宾斯克市、车里雅宾斯克州西部的乌斯季卡塔夫市和南乌拉尔大学进行了三场独立音乐会,并在节庆闭幕音乐会上与来自俄罗斯、阿布哈兹、捷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同台献艺。


        我校学生舞蹈团为俄罗斯观众带去了《飞天》、《安塞腰鼓》、《年年有余》、《茉莉花》、《为明天》等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以及伴舞,我校两位在俄罗斯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留学的学生担任节目主持人。

        《飞天》取材于中国敦煌石窟,将一个个静止的“飞天”女神造型连接融合,再现女神凌空翱翔、长袖曼舞的瑰丽景象;《安塞腰鼓》集中表现了我国北方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气势磅礴的鼓声、整齐划一的动作、豪迈粗狂的舞姿,映衬着北方人朴素豪放的性格;《年年有余》“余”“鱼”谐音,表现鱼儿在碧波中尽情畅游、追逐嬉戏的欢快场景,也描绘了人们期盼富贵吉祥的美好心愿。我校学生高雅秀丽的形象、美妙灵动的舞姿,以及极富民族个性的编舞深深地吸引了俄罗斯当地民众,现场观众对每一个节目都报以热烈掌声。演员谢幕时,观众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上台,争相与演员合影、交流。

        上海大学学生表演的民乐演奏《花好月圆》、《红莓花儿开》、《牧民新歌》、《赛马》等,武术表演《太极功夫扇》、古筝与武术《战台风》,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以美妙歌喉和扎实功底演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今夜无人入眠》、《永远的朋友》等歌曲,也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曾在去年11月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有幸作为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乌拉尔舞蹈团“校园行”的唯一一所到访高校,与该舞蹈团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当时,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音乐家协会主席带领乌拉尔舞蹈团来到我校徐汇校区东部礼堂,进行了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舞蹈专场演出,让广大师生领略了俄罗斯民间舞蹈绚丽多姿的技艺,我校舞蹈团同台友情献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供稿、摄影:宣传部)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