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顶岗实习 铸造师德品质——贵州安龙支教实习出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9-13浏览次数:3011


       9月13日中午,2013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赴贵州安龙一中教育实习支教团出征仪式在校会议中心举行。副校长丛玉豪、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指导老师出席仪式。这已经是伊顿基金资助的贵州安龙一中支教团第九年的出征。

       出征仪式上,丛玉豪代表学校向参与本次支教的学生表示感谢,并祝愿学生一路平安。师范生赴贵州支教实习是我校的特色项目,是我校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丛玉豪指出,师范教育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这种实践不仅是在高校里进行,更多的是要去基础教育一线完成,师范生前三年的学习主要是知识的积累,对于能力的提升要靠在教育实践中完成。本次即将出征的7名支教师范生中,有6名是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对未来职业生涯具有导向作用,决定他们在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向、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要造就德才兼备的卓越教师,必须加强免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培养学生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职业理想、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品质。虽然我校的免费师范生并没有支援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任务,但是为了加强这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了解中国教育责任之重,学校特别安排了这些学生的西部顶岗实习。在上海实习的大多数师范生,由于各种原因,很难做到顶岗实习,即使正式的课堂教学机会也很难得。但在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却存在着教师缺乏已经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因此,我校做出了赴西部顶岗实习的有效探索。从以往参加实习的学生反映来看,这样的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西部地区教育的现状后,纷纷表示将更加热爱教师工作,更想做好教师工作,极大提升了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水平和职业荣誉感。丛玉豪勉励学生们珍惜支教实习的机会,展示上海师大和大都市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将先进的知识理念带去西部,同时更重要的是去了解西部的教育情况,向当地老师学习,汲取教学经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教务处负责人及学院指导教师代表向支教团学生提出实习要求。希望同学们一要抓住支教实习机会,严格要求自己,将教学工作做到位;二要做好点滴收藏,记录支教生活,多看、多记、多反思;三要学会尊重,尊重当地老师和学生,同时也要学会感恩,感激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感激当地政府给予的支持。

       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向与会老师及学生介绍了贵州安龙支教项目。该项目自2005年启动,今年已是第九年。从最初的研究生支教到现在的本科生教育实习,支教时间从一个月增加到两个月,随着活动队伍不断壮大,活动项目不断丰富,受到当地师生的热烈欢迎,给当地学生点燃了希望,也丰富了支教学生们的人生历练。该项目由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资的伊顿基金赞助。


       本次赴贵州支教的师范生共有7名,分别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陈怡婷,数理学院的施悦、徐梦莎,马克思学院的汪洋,人文学院的宋祺,生环学院的万福燕、沈希。他们将赴贵州安龙县安龙一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支教活动。

       支教团出发前,副校长、校基金会副理事长柯勤飞也看望了即将出征的师范生们。

(供稿、摄影:校基金会、教务处)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