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志愿行 “四叶草”率先入驻上海志愿者专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21浏览次数:2401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四叶草”学生团支部结对服务退休教职工志愿活动率先整建制入驻上海市志愿者网上海师范大学专网(http://shnu.volunteer.sh.cn),通过专网进行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为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留下珍贵的印记。在过去2年多的结对中,“四叶草”的学生们以善心、爱心锲而不舍,以真心、热心执着不悔,把这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困难得不能再困难”的志愿服务做的有声有色,吸引了校园内外的广泛好评。36个学生团支部利用课余时间,或上门关心,或电话联系,或书信往来,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为孤老送去温暖与关怀。在志愿结对的过程中,学生们以善良、真诚、热情敲开了老人们的心扉,也走进了老人们的心中。
        
        “四叶草”的学生们以善心、爱心锲而不舍,以真心、热心执着不悔,把这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困难得不能再困难”的志愿服务做的有声有色,吸引了校园内外的广泛好评。老人们与学生渐渐产生了师生情,更形成了祖孙情、朋友情,情情浓郁,情情由衷。

        
         传递敬老爱老的正能量

        “老师看起来像六十多岁的,很年轻,每天早上早起锻炼身体,还每天读书看报,不忘关心国家大事,提高自身修养。”2009级体育教育团支部的志愿者了解到结对孤老胡鹤翔不仅喜欢看书看报,还精通文史,因此每次去孤老家看望时总不忘准备好最新的报纸期刊,一同讨论分享两代人的观点。“我们每个学期大约去看老师三四次,老师是一个生活很有条理的人,东西摆放的很整齐,我们会帮老师扫院子,然后老师就把我们叫到屋里喝咖啡,我们一起谈天说地,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同是与体育学院结对的90岁多高龄的孤老刘慧棠和学院学生结对已有10多年之久。10多年来,学生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生的热心与真情从未消减过。平日里的电话问候,逢年过节时和孤老生日时送上贺卡及礼物,拜访时的唠嗑之余还极力为孤老做些家务,不是亲人胜似亲近人。

       若要说结对活动没有遇到过困难,那一定是不可能的。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孤老的配合度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每位孤老都有不同的情况,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业余时间,从联系到正式上门拜访,其中的不懈的努力和“三顾茅庐”的坚持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学生用他们的真和善敲开了孤老的心扉,这才走进了孤老的心中。在学生与孤老在结对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一份师生情、一份朋友情,更是一份特殊的祖孙情。

        不是亲情,胜于亲情

       今年是2009级师范2班团支部与王秀琴孤老结对的第二年。“王老师一点都不老,每次去她家里拜访她时,我们只觉得她好慈祥好和蔼,岁月并未带走她任何东西,她依然有着最年轻的心态。”

        在第一次正式拜访之前,志愿者们就通过电话与孤老进行联系,并征询孤老的意见。令志愿者雀跃不已的是,王老师热情地接受了他们,以及那句“欢迎你们多来!”一下子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在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会精心准备一些别致而富有意义的小礼物:一副水彩画,一副油画,手工纸康乃馨,手编水晶虾,全班一起画的大贺卡。“王老师,这是我们全班的心意!”王老师每次都乐得合不拢嘴,毫不掩饰对礼物的喜爱,也总不忘提醒孩子们不要为她破费。两代人一起看电影,闲话家常,还相约一起去踏青,“在我们与王老师逐渐紧密的羁绊下,怯意与退缩变得不攻自破。我们贪婪地享受着帮助别人,关怀别人所带来的满足感。”

        在平时,志愿者每月通过电话向孤老进行慰问,了解孤老近期情况。一到降温下雨等天气,或换季梅雨等气候时,提醒孤老加衣减裤,注意用电安全。并不忘联系居委,了解孤老近况。如今这些志愿者们都已经大四了,在繁忙的毕业季他们仍然保持着与王老师的联系:“我们与王老师的联系不会因为我们日后的毕业离校而切断,只要关怀在,情意就在。孤老结对活动是个极好的活动,我们希望它能一直办下去,也希望我们的学弟学妹也能不断传承下去。”

       传递志愿火炬的新力量

        今年,11级化师2班团支部接过上届师范生团支部的爱心接力棒,在“四叶草”活动中与吕康龄孤老结对。为了更好地与孤老交流,避免孤老产生陌生感,志愿者特意与上届团支部在活动前期进行了工作对接。通过与前一届团支部的联系,志愿者们得知了老人的现状:一直处于生病状态,愿意结对,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这样一位老人真的非常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帮助,即使不能在物质上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我们希望在他的精神生活上带去快乐和阳光。我们团支部的每一位同学都非常愿意将爱心传递下去,用温暖驱走严寒,有责任践行青春使命。”

       2012级应用物理团支部也从今年开始与黄琴华孤老结对,他们经常打电话问问老人的近况,在上门探望时不仅陪老人聊天解闷也帮忙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为90后被家人捧在手心的独生子女,我们甚少有机会能够自发地为长辈着想,不懂得如何去表达我们的关怀。如今‘四叶草’结对活动使一个原本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成了我们某种意义上的‘亲人’,正是‘四叶草’带给了我们许多心灵的触动。”
通过“四叶草”活动,学生志愿者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更收获了尊老敬老的意义。2013年寒假,“四叶草”的志愿者们也将于农历新年开展以“魅力夕阳红”为主题的“爱拍”活动,旨在为老人们留下新年的“笑容”,更通过活动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

       “四叶草”的敬老志愿故事在上海师大校园里广泛流传,“四叶草”的精神为历届师大人传承,这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社会风尚被所有人“顶起”。有一句话一致激励着志愿者们,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所代表的形象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精神就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志愿者们一致表示,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好来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寂寞,让校园中的志愿之火生生不息。
(供稿、摄影:退管会、团委 )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