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世博胜景图》长卷问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5-21浏览次数:1845


        由我校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创作的《世博胜景图》与日前完成并亮相后,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新民晚报在头版位置通栏刊登了全副照片,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晚报、青年报、东方早报、天天新报、东广、SMG、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解放网、新民网、网易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部分报道摘编如下:

来源:新民晚报  头版 2010年5月19日
标题:《世博胜景图》长卷亮相
记者:钱滢瓅

        长2.5米,宽0.31米,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学科群专家孙逊策划,邀校友陈建鸣、朱新昌和上师大美院教师佘松、何振华等人共同创作的《世博胜景图》(见下图)近日完成。


        《世博胜景图》画面起于松江佘山,从龙华至黄浦江,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沿黄浦江出长江。两岸有龙华塔、世博主要展馆和陆家嘴的高楼大厦,鲜红的中国馆高耸于画中央。整幅画卷散点透视焦点透视相结合,移步换景,气势恢宏。几位画家五易其稿,历时8个月才完成这幅巨作。

来源:解放日报 2010年5月18日
标题:上师大美术学院八个月完成《世博胜景图》
记者:徐敏

        本报讯 (记者 徐敏)近日,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创作的《世博胜景图》顺利完成。此画由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教师和校友,历时八个月创作完成。

         画卷长250厘米,宽31厘米,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出海而结束。其间,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鲜红的中国国家馆立于画卷中心位置,人物和景致栩栩如生,生动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和世博胜景。

来源:文汇报 2010年5月18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打造《世博胜景图》
记者:姜澎

         本报讯 (记者 姜澎)日前,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的《世博胜景图》顺利完成。画卷长250厘米,宽31厘米,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由此打弯出海而结束。其间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鲜红的中国国家馆高耸于画卷中心位置。

        整个画卷采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结合的方法,移步换景,气势恢宏,龙华古塔、世博园主要建筑和陆家嘴金融区尽收眼底。据介绍,画卷于去年10月开始筹划,多名画家共同参与,五易其稿,终成此画卷。其间,国画泰斗方增先先生多次指点,并欣然题写引首。

来源:东方网 2010年5月17日
标题:《世博胜景图》历时8月制成 尽收园区建筑和上海地标
记者:孙晓菲

        东方网记者孙晓菲5月17日报道:近日,一幅长2.5米、宽31厘米的《世博胜景图》在上海师范大学创作完成。该图模拟古代名迹《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尽收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和上海从古到今的重要地标。


       《世博胜景图》的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由此打弯出海而结束。画卷中,鲜红的中国国家馆位于中心位置,两侧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还有部分展馆掩映在白云中,若隐若现。
画卷中,鲜红的中国国家馆位于中心位置,两侧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
      此外,画卷还收集了百年上海发展中难以抹去的痕迹,南翔小笼店、童涵春、老庙黄金、龙华庙会……上海的百年沧桑在此尽收眼底。而在画卷的末端,陆家嘴金融区的地标建筑一一耸立,现代上海的气息因此扑面而来。
《世博胜景图》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创作,另有4位教师共同描摹。
      据悉,《世博胜景图》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创作,另有上海师大校友、旅美画家陈建鸣等4人共同描摹,前后历时八月,五易其稿,终成此画卷。其间,中国美术馆馆长、浙派画家方增先先生多次指点,并欣然题写引首。
  
  孙逊表示,《世博胜景图》必然会为以后的世人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了解百年上海城市发展带来帮助,也会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写照。他还透露,这幅作品有望衍生出限量复制品供有关人士收藏把玩,还会以此为蓝本制成苏绣。

来源:新闻晚报  2010年5月18日
标题:上师大领衔创作《世博胜景图》
记者:张骞

  晚报讯   古有《清明上河图》,今有《世博胜景图》。上海师范大学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校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领衔创作的一幅展示上海世博会风采的大型画卷顺利完成。

  记者看到,这幅画卷长2.5米,宽0.31米,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由此转弯出海而结束。其间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鲜红的中国国家馆高耸于画卷中心位置。整个画卷采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结合的方法,移步换景,远近结合,云罩峰尖,气势恢宏,龙华古塔、世博园主要建筑和陆家嘴金融区尽收眼底。短短画卷将百年上海发展尽收旗下,从南翔小笼店到童涵春,从龙华庙会到世博舞台,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动传神的情节让人流连忘返。让人仿佛从这一方画卷中感受到了上海的百年沧桑,也让人真切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据孙逊教授介绍,该画卷于去年10月开始筹划,当时他即想到:世博渐行渐近,值此百年盛典,怎能无图画纪其胜呢?于是他邀约上海师大校友、旅美画家陈建鸣博士,共同筹划画卷创作。两人不约而同想到古代名迹《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认为用手卷形式表现最为合适,并决定在构图上不局限于世博园区,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上海历史文化背景中。陈建鸣博士又邀约上海师大校友、现上海画院画师朱新昌和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教师佘松、校友何振华等人国共同描摹,历时八月,五易其稿,终成画卷。其间,中国美术馆馆长、浙派国画泰斗方增先先生多次指点,并欣然题写引首。

  孙逊教授表示,主创人员希望《世博胜景图》为以后的世人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了解百年上海城市发展带来帮助,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历史写照。

来源:青年报 2010年5月21日
标题:师大校友共绘《世博胜景图》
记者:刘昕璐

         古有《清明上河图》,今有《世博胜景图》。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策划创作的《世博胜景图》顺利完成。记者了解到,画卷长2.5米,宽31厘米,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由此打弯出海而结束。其间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鲜红的中国国家馆高耸于画卷中心位置。

来源:东方早报·世博日报  2010年5月18日 
标题:8个月绘出2.5米《世博胜景图》
记者:韩晓蓉

        长2.5米、宽0.31米,由上海师大都市文化学科群首席专家孙逊教授领衔,多位专家共同描摹,前后历时八个月,五易其稿的画卷《世博胜景图》昨天在上海师范大学亮相。孙逊教授介绍道,画卷于2009年10月开始筹划;画面自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进入黄浦江,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随着黄浦江打弯出海而结束。其间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历历在目,鲜红的中国国家馆高耸于画卷中心位置。

来源:5月17日东广新闻台滚动新闻

       上海师大今天(5/17)传出消息,由该校都市文化学科群联合画家校友创作的《世博胜景图》已经完成,这副画卷由画家们历时八个月,五易其稿完成,是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献礼之作,整个画卷长2米5,宽30多厘米,采用移步换景、远近结合的手法,画面从松江佘山开始,经龙华,转入黄浦江风光,然后经卢浦大桥、南浦大桥、外滩和陆家嘴金融区,将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各主要展馆纳入其中,鲜红的中国国家馆高耸于画卷中心位置。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为画卷题写引首。

        以上由东广记者邹一波报道。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