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专家研讨如何促进学校学科建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29浏览次数:127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暨专家研讨会于4月28日举行。校党委书记、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周鸿刚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副校长、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李和兴主持。副校长、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丛玉豪,副校长、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委员高建华,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任郭本瑜教授,全体编委及特约编审,理工科学院院长等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周鸿刚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为学报事业做出辛勤贡献的广大编委、专家、教授和学报编辑部的全体编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学报在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评选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二等奖表示祝贺。周鸿刚对学报工作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第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要把学报建设当作我校学科建设的一个亮点和着力点,继续在人、财、物的投入上给予学报大力支持。第二,学报自然科学版要充分发挥编委和专家、教授在写稿、组稿、审稿方面的积极作用,抓好论文的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第三,学报自然科学版要强加和我校理工科学院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及时发表这些学科建设的优秀科研成果,促进我校理工科学科的新发展。第四,学报自然科学版要发挥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功能,重视我校青年人才的培养,为优秀青年教师的学术成果提供发表园地。第五,要重视加强学报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激励机制,推动学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学报编辑部主任王正平教授简要汇报了学报自然科学版的09年工作进展及面临的挑战。近年来,学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精心打造学术品牌;突出制度创新,坚持学报发展为学科建设服务;加强向著名专家组稿力度,扎实提高自然科学版的学术质量。学报在哲社版占领全国核心期刊高地的同时,自然科学版的学术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2010年3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评选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二等奖。这是我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入选科技部主持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之后,取得的重要成绩。面对当前激烈的学术竞争,学报坚持“以学术为本,以学科为用”,提出了新的应对挑战基本思路,为进一步提高自然版的学术竞争力,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讨中,各位编委、专家对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质量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意见及建议,如:建立特约主编制度,由特约主编负责一期学报的组稿、约稿、审稿,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积极向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约稿,争取高质量、高水平的好稿;充分发挥编辑自身的作用,加强与学科带头人、主持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新引进的专家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者的联系;适当增加综述性文章和前沿类栏目,提高学报引用率;制定新的导向性政策和奖励机制,吸引好稿投到学报,提高引用率。全体与会编委及专家均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学报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质量做出贡献。

        高建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报的成绩与工作态度,指出学报(自然科学版)要办好,质量是关键,提高论文水平要吸引高质量的好稿源。编辑要密切关注热点研究领域、学术会议的前沿动态,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与校内外专家增加互动与联系。并表示从自己做起,为学报组好稿、约好稿。

        李和兴在总结发言中要求大家认真研究、落实校党委书记周鸿刚在讲话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一定要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抓好学报工作,使学科建设和学报发展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对于各位编委专家教授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尽快研究部署并付诸实施。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报在学术界及校内外的影响力得到更快地提升。要发挥校内外专家的积极作用,力争使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质量更上一层楼,切切实实把学报打造成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为我校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郁慧)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