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支教五载 捐赠培训下乡——校领导率队赴老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16浏览次数:1817


        4月14日,春暖乍寒的一个阴雨天,副校长丛玉豪率设备处的几位同志驱车前往安徽泾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的一所小学,向他们捐赠设备仪器。老区教育第一线的学校领导、老师与丛玉豪等紧紧握手,连声说道:谢谢上海师大,谢谢上海师大!据悉,由于我校这几年来的捐赠资助,丁家桥镇中心小学80%的课使用多媒体教学,90%的教师会用多媒体教学,为全县多媒体教学之最;学区的另一所村校李园小学为全县唯一一所有计算机房的村校。

        对安徽泾县丁家桥镇中心小学(学区)的设备仪器资助项目起源于2005年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学校领导委托设备处对安徽泾县丁家桥镇的小学给予一些设备扶持,党支部立即把这项工作作为先进性活动项目,与该校建立结对资助联系。经学校批准,设备处将确实需要报废电脑等设备以及因更新升级等不能在学校范围继续使用的老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整修,以学校的名义捐赠给丁家桥镇中心小学(学区),由该学区的三所小学共享。同时,还派专人为受赠单位人员无偿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丁家桥镇中心小学学区在不断完善设备的同时,早日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设备处已将单一的设备“对口支援”,逐步转变为“设备支援、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每次前往捐赠,我校有关部门总是用最节俭的方式自行解决衣食住行,住宾馆领导带头加铺,小餐馆用餐自行结帐,即使丁家桥镇小学的校长接待我校人员和当地有关领导的用餐,我校有关同志总会悄悄先行结帐。此行之际,丛玉豪再三吩咐“千万不要给老区的百姓添负担”。

        丁家桥镇小学的丁校长和李园小学的曹校长等数次来上海师大接受捐赠物品,学校有关部门多次想带他们到上海各处走走看看,但他们心系工作,克勤克俭,更不愿给上海师大再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同意。每次都是半夜从当地出发,装好货物次日又匆匆半夜启程回家乡。此次捐赠现场,两位在老区小学教育岗位上坚守了一辈子的老校长饱经风霜的眼中噙着泪光,用最朴实最灿烂的笑脸和一杯青茶传递着他们淳朴的感激之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学校几年前就淘汰的386卧式主机电脑还在让孩子们练习使用;四、五年级的孩子会在稍好一点的电脑上查资料;语数外课基本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我们这里三年级开始每周都有电脑课,别的地方的小朋友都羡慕我们呢”,孩子们高兴地说。

        捐赠仪式上,老区的少先队员郑重地为丛玉豪等一行带上了红领巾并围着他说话。孩子们说:“上海师大的领导和老师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是你们的帮助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让我们老师的教学更加精彩。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胸怀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上海师大的恩情。”

        丛玉豪说,在开展对口支援的活动中,泾县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革命精神也使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员工们得到了精神的熏陶和滋养。我们愿意继续为老区的教育事业、为老区孩子们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并表示,要利用上海师大教师教育的资源,为老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雨仟)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