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扁担戏日前在我校演出后,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东方网、中国上海网、新民网、中国教育网等多家网站予以全文转载。部分报道摘编如下:
来源:文汇报2009年9月16日
记者:姜澎
标题:崇明扁担戏走进上师大 首次在高校校园上演
昨天,被列入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崇明扁担戏第一次走入高校校园,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演出,让师生们与民间艺术零距离接触。
崇明扁担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戏之一,传承人朱顺发用一副扁担、一块布搭起一方舞台,演起了《水浒传》。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说学逗唱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的演出不但让众多师生们驻足观看,更是引来了各国留学生的阵阵惊叹。
崇明扁担戏是我国仅存的单人布袋木偶戏。演出时艺人钻入布幔中,手撑木偶、脚踩锣钹,长戏、短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耍,全靠艺人的手、脚、口并用完成。扁担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剧情紧凑、技法严密、说唱吹做全由一人担当,能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半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目前,崇明扁担戏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东方早报2009年9月17日
记者: 韩晓蓉
标题:崇明扁担戏申遗迎世博
一个人一台戏,一个人一个剧种,一个人一门艺术。15日,被列入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崇明扁担戏第一次走入高校校园,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演出。
据介绍,崇明扁担戏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准备惊艳亮相明年世博会。
崇明扁担戏被誉为世界三大木偶戏之一,因其“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而得名,传承人朱顺发用一副扁担、一块布搭起一方舞台,演起了《水浒传》。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说学逗唱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的演出昨天不但让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更是引来了各国留学生的阵阵惊叹。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翁敏华是此次演出的发起人。她表示,让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不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更是让众多民间艺术被大家认识,从而让中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
翁敏华介绍,崇明扁担戏是我国仅存的单人布袋木偶戏。演出时艺人钻入布幔中,手撑木偶、脚踩锣钹,长戏、短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耍,全靠艺人的手、脚、口并用完成。扁担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剧情紧凑、技法严密、敲锣击鼓、说唱吹做全由一人担当,能在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半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