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研究生支教团交流会讲述青春与奉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2-20浏览次数:1073


    “支教生涯,是用一年短短的时间,做一件终身有意义的事。”2月18日下午,在校团委主办的研究生支教团交流会上,我校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集聚一堂,与师生们分享研究生支教生涯的酸甜苦辣,感受奉献与爱的故事。

    虽然窗外天气寒冷,交流会上却暖意融融,爱意涌动。第一届支教团的刘丞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在内蒙古伊旗一中支教的感受:条件是艰苦的,天气是恶劣的,但是心却是充满激情与干劲的;团长张怡静则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当地淳朴热情的民风民情。此外,他们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的支教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勇敢面对问题,勇于担当责任,让我校的研究生支教团越来越好。

    继第一届支教团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后,2008年8月底,我校的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也来到伊旗一中开展工作。交流会上,志愿者们结合自己四个月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老师、服务当地”的服务口号。在工作之余,支教团的3位成员们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健美操社团让学生们变得热情开朗;“明日之星”小歌手大赛让学生们充满自信;摄影小组让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不同的美……此外,他们还编辑出版学生德育刊物《润德志》,成为学生们心灵熏陶的好帮手。

    交流会上,团员们对艰苦的支教条件总是几句带过,他们更多地表达了支教过程中的收获:当地学生的真诚信赖,学校老师的不绝赞美,学生家长的热情欢迎。成员们都表示,在内蒙古的锻炼,让自己的能力与责任感有了很大地提高,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支教团成员的经历感染了在座的每位学生。即将于今年8月启程的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在聆听了学长们的感受后,都对此次的支教之旅更加向往。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徐同学说:“这次交流会更坚定了我前行的步伐。” 许多大二大三的学生们纷纷表示,愿意争做第四届支教团,将爱心接力棒代代传承。

    经过三届组织支教的实践积累,校团委有关负责人针对大学生干劲足、经验少的特点,强调指出:去西部支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充满热血的心,更需要理智与责任感。志愿者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利用专业优势,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学生成才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我校的志愿者服务品牌才会充满特色,支教爱心的接力火炬才会在师大校园中薪火相传,越来越旺。(颜彦)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