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2-17浏览次数:1109


    由我校教师承担的四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日前通过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验收,顺利结项。这四项课题分别是:

    由教育学院胡国勇博士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教育学院周家骥教授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心理干预》、人文学院萧功秦教授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创新与政治发展》、金融学院黄国妍老师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互助储蓄银行》。

    胡国勇的研究成果以发达国家中最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了日本各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条件下保护学生利益的政策措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周家骥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创伤后应激反应(PTSD)阳性者的筛选、鉴别标准的制定及筛选测试,对筛选找出的PTSD阳性者进行干预尝试。研究建立的鉴定PTSD标准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检测PTSD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对PTSD阳性者进行心理干预,该研究对此作了有效的干预尝试。

    萧功秦的研究成果从转型政治学的宏观视角,结合中国转型期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考察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从中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与发展的一些历史经验与规律性的特点。

    黄国妍的研究成果就建立适合新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迫切任务是满足农村的新型金融需求,农信社短期内很难担当起这一重任。农村互助储蓄银行的构想国内尚没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更无人提出具体方案。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江家鸣)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