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31届国际博物馆日、第3届中国文化遗产日,5月16日,校党委宣传部和博物馆联合举行“高校博物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黄刚主持会议。副校长陆建非,以及校内外专家学者和本市11所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出席会议。
陆建非在会上讲话。他指出,高校博物馆建设应走多元、小型、专题角度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提供学术支撑,将基础展品从图文转变为物品,扩大展览受益面;管理方式上要从被动维持转为主动包装,把高校博物馆建设成提升审美情趣的第二课堂。
与会专家们进行了精彩发言。不少专家认为,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品位是高校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应该让高校博物馆成为文化修养教育的好课堂,让师生在走进、欣赏、感悟、升华的过程中培养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豪情。有专家表示,高校博物馆应该是保存、展示、宣传经典的场所,应将其内涵建设与学科、社会进行联动,使之有更丰富的学术内涵。还有专家建议利用多渠道扩大参观主体,如让博物馆教育入课堂、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等,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形成爱校、荣校的校园自豪感,将爱国主义精神入心入脑。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参加了在我校博物馆举行的“维扬宝阁”古代造型造像艺术展开幕式。黄刚与维扬宝阁代表为展览剪彩。(孙曼如)
陆建非在会上讲话。他指出,高校博物馆建设应走多元、小型、专题角度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提供学术支撑,将基础展品从图文转变为物品,扩大展览受益面;管理方式上要从被动维持转为主动包装,把高校博物馆建设成提升审美情趣的第二课堂。
与会专家们进行了精彩发言。不少专家认为,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品位是高校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应该让高校博物馆成为文化修养教育的好课堂,让师生在走进、欣赏、感悟、升华的过程中培养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豪情。有专家表示,高校博物馆应该是保存、展示、宣传经典的场所,应将其内涵建设与学科、社会进行联动,使之有更丰富的学术内涵。还有专家建议利用多渠道扩大参观主体,如让博物馆教育入课堂、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等,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形成爱校、荣校的校园自豪感,将爱国主义精神入心入脑。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参加了在我校博物馆举行的“维扬宝阁”古代造型造像艺术展开幕式。黄刚与维扬宝阁代表为展览剪彩。(孙曼如)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