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下达的2007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我校共有11项课题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达45.8万元。
其中7项为一般课题,分别是:人文与传播学院顾鸣塘教授的“《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研究”、贾明博士的“现代性与大众文化”、 教育学院刘次林博士的“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反思”、 法政学院吴元波博士的“上海大都市新型郊区化问题及发展模式研究”、对外汉语学院吴为善教授的“汉语‘韵律词’的界定及其整合效应探讨”、研究生处陈伟教授的“西方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和社科处曾维华教授的“希伯来语教育在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
另有4项课题青年课题,分别是:法政学院苏令银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旅游学院张翼飞的“意愿价值法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中的基础研究”、对外汉语学院刘慧清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测试中的语言能力研究”和教育学院许苏的“挖掘默会知识,探究实践智慧——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
青年课题的申报方法今年开始有了变动,申报对象由原来的在读一、二年级博士生调整为青年教师。目前,上述11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公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