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北》一书收录了我校疫情期间身在湖北的师生写下的100篇亲历文存,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青年大学生亲历湖北抗击疫情纪实,也是一本由抗“疫”故事组成的最为生动的思政教材。为更好发挥抗“疫”精神引领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作用,外国语学院于10月至11月围绕《我在湖北》一书开展了“读-讲-辩-演”四位一体思政教育活动,以学生生活园区为阵地,开展《我在湖北》园区读书沙龙;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邀请宣讲团成员进行《我在湖北》巡回演讲;以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深入挖掘《我在湖北》中体现的制度优势;以情景剧演绎等浸润式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我在湖北》读本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读”抗疫故事·诉敬意真情
《我在湖北》园区读书沙龙在36号楼生活园区活动室举行,活动分为选段朗诵、战“疫”故事分享、小组交流感悟等环节。通过《我在湖北》选段的深情朗诵,同学们表达了对于无数奋战在第一线的战“疫”工作者的由衷敬意与深切感激,在分享战“疫”故事的同时,交流抗“疫”精神学习感悟。
“讲”抗疫经历·悟人文关怀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疫情一线的抗“疫”精神,本次宣讲活动邀请了参与编写《我在湖北》的熊海烨、杨金玉同学作为主讲人。熊海烨同学讲述了她的堂姐作为护士不顾家人劝阻,毅然奔赴一线的故事;杨金玉同学讲述了在疫情期间中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故事,两位同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情诉说,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疫情期间国家和人民团结一心所迸发的民族力量。
“辩”抗疫力量·展青年风采
同学们以“面对疫情大考,我们应更重视科研精神还是人文关怀?”为辩题展开辩论,深刻讨论了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体现的国家科技力量和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的家国情怀。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最美逆行者”的崇高敬意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演”抗疫情景·树家国情怀
各班同学以《我在湖北》一书中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进行了改编和排演,《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我们从未放弃》、《每一次告别,都用力一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一出出学生自编自导的情景剧,展现了外国语学子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认识,也充分体现了青年一代的时代责任和爱国情怀。
外国语学院通过“读-讲-辩-演”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活动,将《我在湖北》一书所传达的伟大抗“疫”精神与家国情怀精准传递,加深了每位学子对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抗“疫”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增强了每位学子作为青年一代对于肩上责任的认识与担当,激励外国语学院学子践行抗“疫”精神,勇担吾辈使命。
(供稿、摄影: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