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600号男神”谢斌走进上师大校园,给出生命成长的心理锦囊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5-24浏览次数:110

来源:青春上海 2023年5月24日

标题:“600号男神”谢斌走进上师大校园,给出生命成长的心理锦囊

记者:刘昕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宛平南路600号的“男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今天来到上海师范大学, 在参加学校第十期“成长有约”活动中为青年师生揭示三个生命成长过程的真相。在他看来,当下,“600号”月饼、咖啡、文创的火爆出圈,实际上也是心理健康服务和知识科普在惠及大众和青少年路上的一种双向奔赴。他和其他老师最后还为同学们的成长送上了心理锦囊。

 // 三个必须要懂得的人生“真相” //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完美无缺的,世界不会‘屈尊’适应我们,只能我们去适应世界”,谢斌以此开场,带来第一个要知道的真相。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校园作为世界的一个角落也不是完美的,但不完美并不代表这个校园是不正常的,这恰好说明校园是包容的。

谢斌提及,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被灌输了大量的关于完美、关于正常、关于优秀的理念,导致一些人眼睛里面容不下一粒沙子。有些同学就是在跟别人攀比、跟自己较劲,在别人的各种评价中渐渐迷失了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我们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只有认识它,接纳它,才能够真正放下,然后轻松地去面对每一天。我们的学校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底气,能够为每一个崩溃或者行将崩溃的个体提供及时完美的托底和援助。”谢斌说。

他带来的第二个真相是“当今充满了不确定,未来仍将不确定”。每个个体个性化的应对方式都是无可厚非、共存于校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向上,调适自己,将外部不确定性转化为内部的确定性。“我个人认为,比个性化的调适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周围的人。如果你发现周围有人已经扛不住,已经快要崩溃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伸出援手。相信我们每一个自救或者是伸出援手的帮助,都能够回报你伤痛以后健康的成长。”谢斌说。

第三个真相是“生命是无常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我们珍惜”。谢斌提醒大家,要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珍惜生命也包括在病痛和脆弱的时候不鲁莽地硬撑,懂得去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不羞于去求助,这样,每次走出人生至暗时,要能够化茧为蝶,闪耀更亮丽的人性光辉,成为照亮我们自身也照亮他人的一道光。

谈及当下“600号”月饼、咖啡、T恤、表情包的火爆出圈,也让谢斌由衷感到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接纳度都提高了,科学认知和意识也提升了。

 // 永远保持热爱提升心理弹性 // 

从2013年开始,上海师范大学蔡丹教授就一直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跟踪研究,从最新的调查数据来看,以10分为满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7分左右,压力在5分上下,跟十年前相比,压力感受有所上升。同时,大学生现在的心理还有一些新的特征。

“比如说,社会交往。”蔡丹说,本来我们大学生社会交往是在线下为主。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喜欢在线上跟同学们发表情包,喜欢在线上跟老师沟通,“社恐”越来越多。还有一些时代特征,以前上课主要听老师讲,现在除了听自己老师讲,还能听听复旦、交大、哈佛、牛津的课程,给大学生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

上海市崇明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1995级校友姜企华一直认为,老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路人,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她希望学弟学妹们、未来的老师们也要懂得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特别要关注的几个要点: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读懂一些学生行为异常的信号,从而及时给予他们一些能量和帮助。

三位老师还为同学们送上了成长路上的心理锦囊。谢斌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热爱,保持发自内心的爱,其他的都有最好的安排。蔡丹说,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在这个弹起来的过程当中有三个保护因子,分别是提高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合理地去选用、保持生活的热情,对未来充满盼望。这三个保护因素合起来,就是让你在遇到逆境之后能够复原的一种强大的支撑力量。姜企华则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向光向上、快乐健康的人,这样,美好就会不期而至。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5/24/16849121991396424926.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