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科技报 2020年3月1日
标题:上师大人文学院师生化“笔”为“戈”,以诗聚力共同战“疫”
记者:吴苡婷
“年近闻凶讯,忽生忧远心。执笔书祈岁,处处落鹊音。”这是一次艰苦的较量,这是一趟无畏的前行,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昼夜无眠,人民军队星夜驰援、冲锋在前,华夏儿女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上海师大人文学院师生化“笔”为“戈”,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笔耕不辍,勤学不怠,以诗寄情,用诗言志,原创现代诗和古诗词八十余首,用诗歌汇聚力量,鼓舞意志,传递真情,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庚子元宵雨脚稀,风雨如晦情思寄。读书自有人生趣,拟诗总寓友朋意。洁身自好保康健,心系天下驱病疫。遥望云开日出时,举杯再聚畅呼吸。”一首自拟小诗既遥寄思念又忧心同胞,这是中文系杨剑龙教授饱含家国情怀的暖心之作。此外,杨教授还用动人的笔触写下了《致围城的武汉》《武汉,加油》等诗作。“为武汉加油,愿珞珈山避过大难;为汉口祈祷,祝黄鹤楼天高云淡。……年夜饭前,让我们反思,为何有不断的病患;年夜饭后,让我们检点,为何有间歇的患难。尊重历史,让人类不断发展;敬重自然,让世界昌盛久安。被围城的武汉,你必须坚强勇敢;被围城的武汉,你必定迎来平安!”他以“祈祷”“加油”遥寄祈盼,提振人心;用“反思”“检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围城”内是日夜鏖战,死神竞速;“围城”外是山川异域,心心相连。杨教授谈到,人类总是在克服灾难之后,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他要用诗歌记下内心的感受和感动,用诗歌来牵挂武汉、牵挂中国、牵挂世界!
中文系朱振武教授宅居家中作《宅居战疫偶感》。“雨霁风轻沪上天,宅居静处未稍烦。庭前院后常打理,灶内厨间不停闲。战疫每闻神鬼泣,翻书总觉心地安。造化有常自规矩,人间正道当永年!”他忧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同时,也坚信正义不会缺席,战“疫”终将胜利!我们必将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感怀于庚子鼠年与新冠肺炎的“不期而遇”,学院院办邵明杰老师作《赠庚子战“疫”英雄》。“觊觎天鼠惹新冠,疫走通衢二月宽。异域白衣迎逆上,同城碧血救人还。前闻医护抛长发,后遇豺狼闯禁杆。莫负九州同济势,严防死守断燎原!”他借此诗向身处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的最美“逆行者”们致敬,白衣为袍,他们“抛长发”、“断燎原”,“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无畏气概令人动容。此外,他还创作《庚子新年有感》《疫中有情》等诗歌,希望用诗歌呼吁人们要尊重逝去的生命,齐心协力,坚决严防死守,共抗疫情!
辅导员李墨老师在《“疫”中所感》中这样写到:“九州皆同力,携手抗瘟神。知行皆不易,幸有后来人。”他认为,医护人员、警务人员们正在谱写最美的诗歌,同时,在这举国抗“疫”的战场上每一个人都是战士。他坚信,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定会在战“疫”的考场答出好成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中跑出加速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身为“后来人”,应担报国任,在知行合一中弘扬士毅,求是笃行!
“将士金甲,彻夜不脱,半夜军行,干戈相拨。你与时间赛跑,与恶相争,我在千里之外祈祷:愿天佑炎黄,时复盛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火神焱焱,雷神莽莽,在无声的战场上,人心是唯一的顽抗。刹那间起神山,刹那间筑病房。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身白衣似在硝烟场上的坚甲不摧,一腔热血如火神山中的烈焰弥天,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周心洁以一首现代诗《偕行》遥寄武汉。《无衣》本为战歌,她借用“偕行”之句,喻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寒冬将尽,春归送暖,岂曰无衣,与子偕行!”她谈到,疫情虽来势汹汹,但华夏十四亿儿女偕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疫情一定能够“逐逝波”,全国人民一定会“尽开颜”!
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顾朱杰写下《生民乐·庚子战疫》。“岁初新冠仓皇起,朔风萧旋,残阳西惝。病魔肆虐九州,朱楼闭,长道阻,万民夜吟催断肠。汉江浊泪,黄鹤寥唳,人心莫定四散恼。泱泱大国,饱经千年风霜,怎容他,疫障猖狂?忆往昔,五禽导引,张论济世,千金普救。四十寒暑,本草芬芳。舍己试药,神丸除障。永念先贤圣迹,誓守华夏安康。截无常,争判笔,碎旧簿,掀迷汤,追魂黄泉上。祝融焚鬼,雷公惩恶,终南逆行国士无双。中华幸有汝在,天使福泽,雨沐春回,四海荣昌。待明朝,暖煦红樱鸟唱。口罩卸下,欢颜人间,颂歌再续篇章。”他痛心疫情横行的现状,也笃信,中华民族并不会也不可能任病毒肆虐;他赞颂千百年来人们与疾病临危不屈的斗争史,也讴歌白衣天使们与病魔殊死搏斗的场景。在全民的共同奋斗下,阴霾终会散去,明日的我们必将能够摘下口罩,在鸟语呢喃中相会于樱花烂漫时。
和诗以歌,显诗情之真切。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胡艺昕创作的现代诗《患者》被谱成曲,以音乐的形式传递希望,鼓舞人心。“我初识的这个冬天,总是患得患失。她的裙袂摇摆,那是非同寻常的风;她头上的白云,像是患上了,某种隐疾的蝴蝶。”点滴琴声将真挚的情感娓娓道来,她说,来势汹汹的疫情为这个冬天染上一抹灰色,但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站上抗疫第一线,共克时艰,为患者带来了希望。“下一次飞翔,在告别这个冬天之后,我不再患得患失。”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终将迎来春天的明媚阳光。
学院本、研学生踊跃参与原创抗疫诗歌征集活动,中文系王宏超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从诗歌的标题、诗眼、意向等为学生作品进一步修结构、炼语言,推出《在沪祈鄂》《冬卧闻江城春疫》《自怀以寄荆楚》《致武汉》《庚子春节送新冠上西天》《助力武汉》等一批优秀作品。在人文学院师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师大人正参与进来,持续用诗战“疫”线上打卡。
链接i地址:http://www.duob.cn/cont/848/20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