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2月10日
标题:一封上海师范大学特别的元宵节家书
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上海师范大学元宵节家书图片。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2月8日,上海师范大学十八个学院的老师,在当下抗“疫”的特殊时刻,写下一封元宵节家书,将挂念隔空传递,为大家送来关爱、暖意、鼓励与信心。元宵佳节,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今年的元宵佳节,少了玉树琼花,却多了问候与牵挂。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杨剑龙老师表示,今年元宵节遭遇疫情,留在家中翻阅了有关元宵节的古诗,便有了忆往昔瞻明天的遐思。有些诗句描绘了去岁元宵节花市灯展团圆相聚的热闹情景,有些诗句道出了今岁风雨独坐千家愁怨的境况。自拟小诗致以庚子年元宵节的问候:庚子元宵雨脚稀,风雨如晦情思寄。读书自有人生趣,拟诗总寓友朋意。洁身自好保康健,心系天下驱病疫。遥望云开日出时,举杯再聚畅呼吸。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黄海涛老师提出,与往年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元宵节不同,今年的元宵节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而变得异常的安静、沉闷。我们不会再去燃放烟花,但请记住所有的逆行者是这夜幕中最绚丽的火花;我们不会再去参观灯会,但请点燃心中的明灯,驱散冷漠的严寒,开启信任的温暖,为国家祈福;我们不会再去参加聚会,但请珍惜这“暂停”的时光,陪伴至亲,品味日常,闲暇阅读,深度思考,与自己共舞,与自然共存。当前,是“围剿”病毒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蒋传光老师认为,一场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乱了寒假生活,也打乱了学习和工作节奏。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要坚定这场与疫情较量必胜的信心,遵守党和政府及学校应对疫情的各种部署,遵纪守法,安排好开学延期后的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为战胜疫情尽绵薄之力,积极建言献计献策,传播正能量,齐心协力,凝聚众志成城抵抗疫情的强大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臣老师表示,由于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蔓延,不仅给大家的节日出行和开学返程带来不便,更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让大家焦急不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众志成城,齐心战“疫”。我们要严格按照当地防疫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坚定必胜信念。利用延期开学的这段时间,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保持身体健康,期待早日在校园重逢。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郭勇老师认为,早春二月,严寒消融,春光萌动。在万物复苏之时,又迎来了一年一度元宵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原本是阖家团聚、张灯结彩的喜庆日子。但疫情的出现,阻止了我们在新学期里返校团聚的欢乐。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换来长久的安康,短暂的困难也阻止不了回校的步伐。今宵圆月夜,送去彼此的温暖和祝福。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孙红梅老师提出,庚子新春令人难忘,一场疫情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战“疫”关头,应主动担当,面对疫情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教师们应守护好自己的职业,学生们规划好自己的学业,合理安排作息,坚持学习和工作,多读书、多思考、多谋划,蓄积后劲。需明确没有逾越不过的冬天,寒冬过后便是春暖花开时。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魏扬老师表示,疫情并不能阻拦中国前进的步伐,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面对世界,稳步前行。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砥砺前行的上师大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困难是暂时的,让我们相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奇迹就会发生。让我们不懈努力,认清自己,努力拼搏,伴随伟大祖国在这伟大时代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利珍老师提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然而今年的元宵节与以往不同,全国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大批医护工作者、党员干部等最美“逆行者”奋战在战“疫”一线。“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虽然暂时的疫情可能会阻断人们团圆的路,让好友相聚变成视频聊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拜年,却无法阻碍温暖的传递,因为疫情隔断不了亲情,无论你身在何方,请记得学校时刻牵挂着你,也盼望大家都能以健康、阳光的姿态踏上返校之路。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王澧华老师、旅游学院袁丁老师、美术学院丁政老师、影视传媒学院赵炳翔老师、体育学院马瑞老师、数理学院刘锋老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赵宝国老师、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王承云老师、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茅红伟老师、建筑工程学院孔静静老师也分别写了家书。感悟团圆、憧憬重聚,充满战胜疫情的力量和信心,一起祝福祖国早日战胜疫情,渡过难关,让我们在春天再相会。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zx/bwyc/202002/t20200210_5086986.shtml?COLLCC=1957207451&COLLCC=3497949836&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