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2月4日
标题:《 中国抗疫简史》出版 电子图书免费向读者开放
《中国抗疫简史》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剑光教授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牵动着亿万人心。1月30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剑光教授的新书《中国抗疫简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一些数字平台已先行上线电子图书,免费向读者开放阅读。
作者张剑光是国内较早研究中国古代疫病史的学者,2003年出版了《三千年疫情》,并发表过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在当下抗疫的特殊时期,把中国古代人抗击疫病的智慧向社会介绍,为抗击新型冠状疫病作出自身贡献。为此,在《三千年疫情》修订稿的基础上,增加第八章《抗击疫病:民族精神不可战》和序言、后记,合成新书出版,希望广大读者能从我国古代的抗疫经验中借鉴一点防治疫病的方法和措施,做好科学防护。全书共分八章,系统勾勒我国数千年来的抗击疫病历史,详细介绍主要疫病的流传和危害,简要评价传统医学的防疫和治疫理论认识,并重点提及当时诸多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书中强调,抗击疫病,最重要的是树立民族精神。自有文字记录以来,我国有疫病上千次,有些新疫病流行之初,人们由于认识不足而受害深重,疫病不但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和巨大的物质损失。在人类对医学的认识刚进入起步阶段时,限于科学技术水平,人们对疫病心生恐惧,防治疫病的希望主要寄托于巫术,求神祈灵,驱鬼逐邪。然而,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有着战胜各种传染病的悠久历史,面对疫病,我们的祖先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众志成城,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开展了前赴后继的抗疫救灾活动。
在后记中,张剑光描述了自己的写作感悟: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应对疫病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没有必要惊慌,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二是要相信科学和医疗水平,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会找到应对方法;三是要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从中国历史传统中找到抗击和预防的方法。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赖科学、组织抗击,就能在短时间内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中国抗疫简史》封面 照片由校方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gd/gd_rwhd/gd_zxjl_1650/202002/t20200204_5084645.shtml?COLLCC=3854667857&COLLCC=85770200&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