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申报的“中智亚毫米天文国际联合实验室”获得上海市科委立项批准,这是我校首个获批建设的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数理学院和上海市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研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在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下,数理学院在筹建论证与申报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天体物理前沿领域发展方向,整合了天文、物理和材料等学科的科研力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鉴于多年来与欧美一流科研机构的良好国际合作,学校2017年初就与智利康赛普希翁大学(Universidad de Concepción)、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签订了亚毫米波望远镜(LCT)国际合作协议。2017年5月智利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Mario Hamuy主任一行在首届“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专门访问上海市科委,并在时任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傅国庆的陪同下来访学校,与校长朱自强共同为“亚毫米波望远镜和探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智利康赛普希翁大学)揭牌;同年市领导还在率团访问智利期间,专门对双方的合作给予了大力推动。
2018年6月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学新任校长Carlos Saavedra教授率团进行国际交流访问的第一站就到我校,两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018年12月朱自强校长率团回访康赛普希翁大学,期间与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先生、智利国家科委主任助理Sharapiya Kakimova女士、康赛普西翁大学校长Carlos Saavedra 教授就合作开展LCT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获得多方支持,为项目建设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019年9月智利前总统、特命亚太全权大使Eduardo Frei在智利驻华大使Schmidt等人陪同下在中国“智利周”期间访问我校,就中智高校国际交流、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开展LCT望远镜项目等事项开展深入讨论;朱自强校长还为Frei先生颁发了荣誉教授证书。
实验室在筹建论证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科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来学校调研、论证和听取汇报;并且得到了科技部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近一年内,实验室核心人员还获得了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专项、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重点基金等项目经费资助。
上海市设立“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旨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建立长期深度合作关系,联合承担国家及上海市“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任务,开展协同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组织科研交流,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依托我校建设的“中智亚毫米天文国际联合实验室”,主要开展亚毫米波段观测和理论研究、LCT望远镜运行管理等工作。基于中智两国良好双边关系,依托已有的、将由我方主导的亚毫米望远镜LCT,抓住双方共同的科学发展需求,结合现有的良好国际合作和人员交流,实验室将深入开展亚毫米天文观测研究并掌握望远镜整体运行,进入高科技国际“大家庭”,为我国其他科研院所提供一个研发平台。
(供稿:科技处 作者:黄德平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