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市科协联合助力绿色进博 在青浦举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科技服务活动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10-28浏览次数:490

  

10月25日,由我校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绿动进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科技服务日启动仪式暨绿色创新论坛”在青西郊野公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指导,我校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青浦区科学技术协会等十余家单位共同承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虹鸣、青浦区副区长倪向军、青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宏林、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等出席。出席活动的专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利顶、上海生态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王祥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李新等。启动仪式由上海市科协常委、青浦区科委主任张宏洲主持。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协、青浦区科委、以及上海、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科技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首先展映了“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航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视频由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在暑期期间拍摄,展示了暑假期间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在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和上海青浦开展垃圾分类、居民福祉等社会调查和环境采样工作,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处江南水乡核心地区,河网发达,绿色遍野的美丽景色。随后倪向军、张峥嵘和李虹鸣等分别致辞。张峥嵘表示,上海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青浦区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推进院士工作站、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基地的发展,建设生态价值新高地,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随后,程国栋院士、马兴发、倪向军和张峥嵘为以环地学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环境地理学家程国栋院士为首席专家的“上海市青浦区林业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开幕式结束后之后,程国栋院士陪同与会专家领导参观了坐落在青西郊野公园莲湖村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湿地生态系统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会领导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工作站和研究站的实验办公用房设施,听取了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高峻介绍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基本情况,观看了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开发的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鼓励上海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在环境、地理、生态等多学科的优势,积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市委市政府大三大任务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支撑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绿色创新论坛环节,由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高峻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院士作了题为“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介绍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在台风和沙尘监测、植被分布、夜间灯光分布、军事打击评估、三维成像、水体污染和精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球变小、变清晰。空间信息技术将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利顶教授报告题目为“从生态建设到生态思维:实现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基于生态建设、生态思维、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等理论和分析,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需协调以下关系:区域内部功能区、地区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宏观与地区发展规划、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供需;上海生态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王祥荣教授报告题目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围绕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背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对策、青浦新城生态规划展开演讲;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新研究员的报告为“生态遥感监测网”。天地空一体化综合监测实现自动监测,数据自动传输,监测数据管理、可视化、挖掘分析及应用共享的信息系统构建等,生态遥感监测网将助力长三角生态高质量发展。专家等围绕区域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思维演变、发展对策和科技应用等方面分别作了演讲,极大地拓展了与会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的视野。


(供稿、摄影: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