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新时代我校“教师思政”工作推向更高水平,纪念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12月14日上午,学校召开青年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秦莉萍、副校长刘晓敏及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校工会、科技处等学校教师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16个学院16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陈昌来主持。
会上,教工部简要介绍了学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的背景。近年来我校引进录用了一大批名校或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来说,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师德意识的自觉性、师德行为的示范性、师德影响的深远性,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把握重点,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青年教师代表围绕践行良好师德师风和实施课程思政的经验进行了交流。人文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王元就自己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提炼和升华育人要素谈了自己的做法。她说,借着去年全国课程思政工作会议的东风,自己将所教三门课程中的育人要素进行系统梳理,通过解读中外文化的历史和对比中外文化的现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观、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产业观,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音乐学院的张希老师是一位有着海外求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在专业领域有着较高造诣,她深切感悟到“爱”是高尚师德的基础,她自己就是在“师爱”浸养中成长起来的,在教育实践中自己就是在传递这份“爱”,作为教师爱学生,就是爱国家、爱教育,爱专业,教师要有良好师德,就是要以学生文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数理学院林方婷老师从青年教师大奖赛获奖感受出发,畅谈了师德示范效应和课程思政实践、立德树人的感受。生环学院邓青海老师从一个个师德小故事小感受,交流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锤炼的感受。谢晋学院姜杉老师谈了以身示教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行为举止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人必先立身。教育学院蔡丹老师是一位有过辅导员经历的心理学教师,他认为师爱影响必须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的稳定的交往中,我们应该着力创造条件,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其他青年教师也在座谈会上积极发言,或从亲身经历,或从老一辈的言传身教,或从新时代对教师的“四有”要求,或从学习“十九大”的感受,等等角度,畅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从自我做起,做师德表率,气氛热烈。
秦莉萍和刘晓敏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们的发言。他们表示,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深受感动,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刘晓敏指出,师德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青年教师要先立德,再立言,在此基础上,才能育好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仰望星空,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上新水平。他表示,学校将尽全力支持青年教师的发展。秦莉萍说,老师们的发言充满正能量,从青年教师的发言中看到了学校的希望。她说,学校将举行第七届党代会,对未来发展做出了新的谋划,推动学校新发展,青年教师重任在肩。他勉励青年教师立足做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要德才双馨,以更远的追求,更深的情怀,更坚的意志修炼师德,提升师能,推动学校上新水平。
(供稿、摄影: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