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12月1日,由我校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党委宣传部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宣传教育高端研讨会”在徐汇校区外宾楼101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委党校、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16所主要高校的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师德研究专家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高校如何贯彻十九大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创新师德建设路径,提高和改善师德宣传教育工作”和“上海高校如何发挥《上海师德研究专报》和正筹建中的‘师道网’、师德微信公众号的作用,构建新时代及时、高校的师德建设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交流、师德典型传播平台”两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我校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哲学与法政学院特聘教授王正平介绍了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的基本情况。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四有”教师的精神和教育部相关高校师德建设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伦理和师德研究专家和广大教师师德建设的主体积极性,大力推进本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素质,努力为发展上海和全国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事业服务。中心成立一年来,在师德调研、决策咨询、师德评价、理论研究、师德培训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受到了广大教师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肯定。当前,为了充分发挥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的智库作用,建构新时代及时、高效的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需要各高校的专家和有关师德建设领导部门在人才队伍、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等方面互相合作、协同创新。我校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张自慧简要介绍了中心编辑出版《上海师德研究专报》和筹备“师道网”的相关情况。
同济大学宣传部部长朱大章认为,改善师德师风,关键在于有效激发教师内在约束和自我要求。上海大学宣传部部长李坚提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应当处理三对关系,即把握底线与弘扬典型相结合、紧跟重点和关注权威相结合、统筹安排和依托基层相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叶磊认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加强对教师群体在道德困境、心理健康和现实需求等方面的分类调研。上海中医药大学宣传部部长朱慧华认为,在解决教师思想状况调研中出现的问题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部长杨大刚认为,宣传部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与以往相比面临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建议中心可以研究发布一些实质性的参考标准。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闫露介绍了教师工作部的职能和工作定位以及近阶段开展的工作,希望依托中心智库平台,研究破解和处理师德失范难题的有效办法,进一步明确容错机制。华东理工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张雪芹建议,中心能够多组织开展学术沙龙,及时交流心得与体会,为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学校宣传部部长张文潮主持研讨会指出,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和探讨有效推进师德建设和师德宣传工作的创新路径,在机制体制和工作模式上勇于创新,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上有所作为。我校作为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学科和专业优势,依托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地。各高校要加强协同,进一步加强经验分享和工作交流,为推进上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摄影: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