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六项技术成果亮相第二十五届工博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9-26浏览次数:10

9月23日至27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 “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上海师大精选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农学、文物保护、STEM教育等领域的六项优质技术成果亮相高校展区,获得参展观众与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学校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评奖部颁发的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一项,高校展区先进个人一项,参加路演项目“皮肤管家 - 智能面膜传感器”项目获得高校展区创新奖。

上海师大参展的六项成果各具特色,覆盖多个关键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射频声学滤波器”项目针对5G/6G通信“卡脖子”难题,研发出功率耐受达40dBm、可突破5GHz超高频频段的声学滤波器,为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场景提供核心元器件支撑。生命健康领域,“皮肤管家-智能面膜传感器”能在5分钟内精准检测面部铅、汞离子,支持蓝牙联动智能设备;农学领域,“水稻导航育种与高产优质稻米选育”项目研发的RiceNavi分子育种导航系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基因型选配和育种路径优化,大幅缩短传统育种周期。

文物保护领域,“岩土质文物病害的无损红外检测装置”创新研发便携式日照模拟设备,已在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完成现场验证,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并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TEM教育领域,“悟空机器人课程开发”项目构建低龄儿童科技教育体系,通过语音交互与图形化编程培养孩子计算思维,已初步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并在多所中小学开课。新材料领域,“高取向碳纤维导热界面材料的技术开发”项目由我校与东阳小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通过碳纤维定向排列与表面接枝改性,实现导热优异性能。

“皮肤管家”智能面膜传感器

随着柔性电子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公众对皮肤健康与安全防护的需求,推动个人健康监测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升级。针对这一发展趋势,该项目结合柔性电子传感器易于集成、性能稳定和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能够实现人体面部及其他部位重金属快速检测。通过研制高性能柔性面膜器件及重金属传感器,将集成的面膜传感器贴敷于人体面部,实现护肤-清洁-监测一体化的皮肤管理体系。这一研究技术可替代传统的医院抽血检测重金属的方式,实现对皮肤表面重金属的便捷监测和及时预警,从而为皮肤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专注于通过柔性电子技术监测面部皮肤中的铅离子(Pb2+)和汞离子(Hg2+)含量。这款传感器结合高性能凝胶材料的优势,通过嵌入金纳米粒子、透明质酸并结合多孔结构设计,显著提高凝胶式固态电解质的离子扩散效率、机械强度和粘附性,解决了可穿戴固态传感体系传质效率与细菌感染的难题。其技术优势在于高灵敏度、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及快速响应能力,能在5分钟内准确评估面部铅离子和汞离子含量。同时,该器件支持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蓝牙进行数据实时传输与处理,为用户提供即时、直观的健康反馈,极大提升了个人健康管理的便捷性。项目负责人汤婉鑫介绍,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日常健康监测、环境污染暴露评估及化妆品安全性检测等领域,契合市场对高效、可靠健康监测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该技术的商业价值显著,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效益高,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潜力。皮肤管家-智能面膜传感器有望在个性化护肤和健康管理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该产品有潜力成为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明星产品。


水稻导航育种与高产优质稻米选育

“水稻导航育种与高产优质稻米选育”项目将传统育种周期大幅度缩短,在多个水稻品种的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负责人黄学辉介绍说,目前已构建了水稻基因致因变异电子图谱,还开发了水稻分子育种导航系统,新培育的“科优导航1号”等产品已初步完成国家新品种审定流程。


岩土质文物病害的无损红外检测装置

项目负责人朱哲皓介绍,项目聚焦于岩土质文物病害诊断,创新性研发了一套便携式日照模拟装置,具备高均匀性、可控性与良好便携性,专用于石质文物病害的非接触、无损检测。该设备成功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可能造成文物二次损伤的问题,填补了我国在岩土质不可移动文物诊断技术领域的空白。

该项目核心技术在于研发了一套主动式红外激励与无损检测系统,专用于岩土质不可移动文物病害的识别与评估。系统的关键组件是一台自主设计的便携式日照模拟装置,采用多点灯泡阵列布局,可在较大区域内实现稳定、均匀、可控的热激励输出,为后续红外响应的定量分析提供物理基础。基于该装置产生的热激励,系统可通过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文物表面温度变化,捕捉因内部微小空气夹层所导致的冷却速率差异。项目团队原创性地提出“冷却指数”作为反映夹层厚度的响应指标,并构建有限元热传导模型,实现热行为与结构病害之间的量化关联。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经验性判断的局限,使文物内部病害检测迈向可视化、定量化与智能化。

展会期间,科技处处长李辉来到展位,向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及专业观众详细介绍成果的研发背景、核心优势与应用前景,与观众围绕技术细节、产业化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为后续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展示推介68所高校精心遴选的580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42所,上海地区高校21所,其他省市高校47所。


(供稿、摄影:科学技术管理处)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