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拟认定5999门课程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0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500门,线下课程184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206门,社会实践课程451门。我校共有8门课程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位居上海市属高校前列。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代表了我国当前本科课程的最高水平。学校精心组织了课程申报工作,通过前期布局建设、课程运行保障、申报积极动员、聘请专家辅导等有效措施,保障了入选课程数量高位增长。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明确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效。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文件提出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旨在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建设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支撑。自2019年以来,上海师范大学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入选市级一流本科课程89门。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学校将以本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课程建设、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课、训、赛”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方案,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推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服务学校卓越教育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供稿、图片: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