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头条: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撑!这个论坛召开了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7-10浏览次数:27

来源:政协头条 2019年7月10日

标题: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支撑!这个论坛召开了

记者:游思静


7月9日,第一届“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青年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会议。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与文学创新团队共同承办,《探索与争鸣》杂志编辑部协办。

共同推进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表示,上海师范大学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的研究工作。在江南文化研究方面,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唐力行、朱恒夫、钱杭、徐茂明、洪煜、查清华、张剑光等教授为首的稳定的研究队伍,已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成果。在城市研究方面,学校拥有上海市地方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的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在都市理论和都市史论两方面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18年,上海市首家重点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又落户上师大,致力于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乃至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和知识支撑。上海师范大学希望能够以本次会议召开为契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夯实“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之间的重要关联,为上海的发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指出,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社科界和全社会形成江南文化研究传播的热点。市社联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具体承担推进全市江南文化研究的工作。通过成立上海市江南文化研究联盟,形成了全市性江南文化研究的协同推进平台;创造了“学术+”的研究方式,形成了江南文化研究的多方参与合作模式;推出了市级江南文化研究的系列规划课题,推出了江南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推进了决策咨询研究,形成了为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言献策机制;推动了江南文化的社科普及,形成了江南文化宣传推广的规模性热潮。希望论坛搭建好江南文化研究交流的新平台,为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贡献真知灼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指出,上海是江南文化的荟萃之地,深入开展江南文化创新研究,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进江南文化研究需要:一是进一步要强化意识,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加强江南文化研究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二是要进一步聚焦重点,深化研究,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三是要进一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鲜明的江南文化品牌;四是要进一步汇智聚力,协同推进,建设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

《江南文化百科全书》将出版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江南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仪式,该书为支撑江南文化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学术成果之一。上师大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当场签订了《江南文化百科全书》出版合同。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介绍了编撰《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的基本情况。他认为高效的研究队伍、坚实的研究成果基础、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成书的必要条件。考察上海的文化,就是观察乡土文化在跨地域、跨文明过程中的和谐融合问题,是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相得益彰的互补性展开,是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抓手。因此,当下研究近代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从两个方面总结了编纂出版《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编纂出版《江南文化百科全书》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文化工程。第二,编纂出版《江南文化百科全书》是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础性文化工程。

在接下来的论坛发言中,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探索与争鸣》、《文化研究》等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学者,以及《文汇报》、《解放日报》、东方卫视等媒体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江南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江南文化与传播创新、江南文化与城市品牌塑造、多学科视野中的江南文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链接地址: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12602?from=singlemessage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