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期全国“跟着教材教·学语文”名师培养工程暨2022年全国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征集评比活动揭晓,由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刘婷撰写、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贺指导的论文《数字人文如何帮助初中语文教学》及教学设计方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荣获二等奖,王贺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跟着教材教·学语文”名师培养工程暨2022年全国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征集活动,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课堂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语文建设》《教育科学》《基础教育参考》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协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课堂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旭明(原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任组委会主任。该工程旨在为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重点师范院校学生提供专业培训、研修及实践指导,培养出一批“跟着教材教·学语文”的优秀教师,同时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评比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并予以推广,以逐步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双减”背景下“新课标”语文教育与研究的深入探索。自2019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现已连续举办六期。
刘婷同学毕业于上海市重点中学上海市位育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班,相继获得上海师范大学专业奖学金二等奖、第六届全国学术英语词汇竞赛三等奖、全国⼤学⽣⼈⼯智能知识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20年11月起,担任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助理。2022年9月,其专题论文《科技艺术:数字人文研究新领域》在国际学术期刊《田家炳中华文化中心通讯》(香港都会大学田家炳中华文化中心主办)2022年第2期发表,该文论述了当代艺术领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的可能与限度,具有较高的学术前瞻性、创新性。
此次新作、教学设计荣获第六期全国“跟着教材教·学语文”名师培养工程暨2022年全国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二等奖,是该生取得的又一成绩。也体现了我校继自主设立二级学科数字人文以来,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在本科生层面积极推动相关教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着力构建卓越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组织实施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努力。
(供稿、图片:数字人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