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话匣子 2019年6月28日
标题:“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即将面世
记者:赵颖文 汪宁
作为政协和学界密切合作的成果之一,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和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今天下午召开了”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发布会”。
会上宣布,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承接出版的该项目成果《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即将面世,力图打造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又能满足各阶层读者需求的图书,并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上海留下了众多光辉耀眼的红色历史足迹。为了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在新形势下国家文化建设中的激励作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近年来集中力量对上海革命史进行深入研究、对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进行细致实地调研,形成了由1020处红色纪念地组成的上海红色文化图谱。
(图片说明:去年中旬,上海红色纪念地挖掘数量为1000处,此次近一步完整丰富)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总源头,也是国内红色遗址遗迹数量最多的地区,并具有层级高、时段集中的特点,基本完整串连起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创建、诞生的整个过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上海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地标。
据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指出,本次公布的1020个红色纪念地中,许多已建成博物馆、纪念馆,有些还需要继续研究和保护,精心呵护。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在致辞中表示,市政协始终密切关注本市红色资源保护、开放和利用,深入开展了多项调研、提出了多项重点提案,并将一如既往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据介绍,该项目收录的上海红色纪念地,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迹。时间范围,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空间范围为今日上海全境。1020处红色纪念地,将分三个等级展示。第一等级为50处重要纪念地,多为旧址保存完好、有相关纪念馆且认知度较高的红色纪念地,如一大、二大、四大会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周公馆、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第二等级为125处一般纪念地,包括在沪中共中央机关、中央特科在沪活动地点、上海解放相关事件发生地等,内容多元,特色鲜明。第三等级以机构、故居、活动发生地、纪念地形式分类,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爱国人士在工运、地下斗争、抗日救亡、统战等领域的红色史迹。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现不少曾经的市级、区级文保单位在市政建设中仅留存铭牌,部分红色纪念地和遗址存在保护不力、铭牌不明显等问题,希望能利用这一项目,推动上海的红色历史风貌保护工作。
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原创性,同时认为上海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在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有学者指出,1000多处红色文化纪念地和遗址要“连点成片”,形成上海独特的红色历史风貌区片,同时要让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用起来,拉动红色旅游的发展;更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让这道“红色风景线”进一步延伸出去。
链接地址:http://www.news1296.com/smg/cms/app/5.5.0/share.html?loader=%7B%7D&viewport=%7B%22tag%22:%22h-viewer%22,%22data%22:%7B%7D%7D&view=%7B%22tag%22:%22c-share-content-view%22,%22in%22:%7B%22key%22:%221561706127979%22%7D%7D&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