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顾绣)在上海师范大学挂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5-28浏览次数:34

来源:东方网 2019年5月28日

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顾绣)在上海师范大学挂牌

记者:刘时玉


只有一根头发四分之一粗细的丝线能绣什么?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的顾绣有什么奥秘?

近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顾绣)在上海师范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在挂牌仪式现场,许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顾绣的魅力。

诞生于明朝万历中晚期松江府的顾绣,以其擘丝细过发、针如毫、配色有秘传三绝传于后世,同时深受江南文人画派的影响,形成了半绘半绣、画绣结合的重要特征。2006年,顾绣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最常用的线大约是一根线的十六分之一粗细,而绣到动物羽毛、鸟的翅膀和人的眉毛这些部分就要用六十四分之一的线,大概是人一根头发的四分之一。顾绣第三代传承人张莉告诉记者,除了丝线细,顾绣的针法、配色也十分讲究。由于顾绣画绣结合的特点,传承人不仅要会绣,还要会读画,理解江南文人画中的意境与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才能选出最合适的颜色、绣出画的神韵。

由于对审美和绣工的要求高,顾绣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传承技艺的人也很少,目前第三代只有十几位传承人,对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播、传承迫在眉睫。

2018年,教育部牵头,利用高校资源和平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国55所高校设立了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顾绣、复旦大学吴越踏歌、同济大学京昆、上海中医药大学五禽戏、上海戏剧学院木偶皮影、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等六个传承基地入选。

上海师范大学利用师范教育的有利条件,培养现在与未来的中小学校顾绣传承的师资,以使顾绣薪火相传。未来基地将从着力师承顾绣、数字顾绣、学术顾绣三个方面,探索顾绣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与传承。

活动现场,赞叹顾绣技艺精妙的同时,不少同学说基地的建立为大家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机会,让自己有更大兴趣去了解非遗、学习顾绣。

培养一个老师能教育一批孩子,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认为,师范学校的传承基地对于传统文化在不同学段学生中的传播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基地能立足育人根本,推动教育传承整体发展;立足民族传承,探索非遗文化的现代价值;立足文教结合,服务上海人文之城的建设。

揭牌仪式现场还展示了包括顾绣、海派剪纸艺术、叶榭竹编工艺、泗泾面塑制作技艺等多种形式的非遗工艺和作品。



链接地址:http://edu.eastday.com/node2/jypd/n5/20190528/u1ai24005.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