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唱国际研讨会举行 展示中俄合唱艺术发展成果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11-29浏览次数:76

11月23日至26日,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之中俄合唱国际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部、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共同主办,现已成为两国影响最大、受众最多、规模最大的品牌性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加强中俄两国民众间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中俄合唱国际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与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校团委、校学生艺术中心及音乐学院联合承办,为国内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公益活动。


中俄专家齐聚一堂,以乐会友见真章

作为“2017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中规模最大的活动,会议邀请了国立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三位指挥家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天津大学的五位指挥家,同时还邀请了美国指挥家的杰出代表,参加会议的全国高校指挥近300人。

在11月23日晚及26日晚开幕式及闭幕式合唱音乐会上,各大高校知名合唱团及社会各界合唱团共同演绎中俄合唱作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陈春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陈春梅表示中俄文化节有力配合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得到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等两国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她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动中俄合唱事业的共同发展。葛卫华指出本次研讨会探讨中俄两国合唱指挥教学体系,把握了中俄两国合唱艺术传承和发展中的时代机遇,希望与会团体为中俄友谊而歌,为“一带一路”而唱,为中俄情谊根深叶茂贡献合唱艺术的力量。

泊乐合唱团、行知合唱团、华东理工大学伊卡斯特合唱团、东华大学DHU singers合唱团、华东师范大学VIVA合唱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苏州大学星空合唱团、苏州吴韵少年艺术团·合唱团、复旦大学echo合唱团、上海社会科学界合唱团、同济大学教师合唱团、上海青扬合唱团等齐聚一堂,以乐会友,唱响上海。

两场音乐会充分展示了中国合唱团演唱的多样性,高度成熟的技巧及饱满的情感。开幕式音乐会演唱曲目既有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作品《神圣的战争》《斯拉夫送行曲》,又有具有相当学术含量的《晨号响起》《威尼斯之夜》等,曲目丰富,用音乐交流中俄文化。闭幕式共邀请六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优秀合唱团带来二十一首中外作品,以童声合唱团来反映中国当下少年儿童的艺术素质,以大学生合唱团来展现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俄罗斯合唱艺术的理解,以教师合唱团来讲述中国老一辈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特别情怀。

学术研讨提升合唱技术,现场排练行业切磋发展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举办九场学术讲座及现场排练,旨在梳理中俄合唱艺术承接脉络,讨论中俄两国合唱指挥教学体系,研究中俄两国合唱艺术传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中国合唱协会高校合唱委员会主任圆桌会议作为高级别行业会议,由中国合唱协会高校合唱委员会主任及四位副主任、全国五十多位指挥家代表参会,讨论了推动中国合唱学术发展和提高的方向及具体计划,各省指挥家代表积极发言表态,对更全面推进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在现场排练及学术研讨中,Charles Hausmann(查尔斯.豪斯曼)、吴灵芬、曹通一、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овьёв(亚历山大·索洛耶夫)、阎宝林、Сергей Екимов(谢尔盖·叶金莫夫)、Е.Н.Никитина(叶卡捷琳娜•妮基金娜)、杨鸿年、任宝平等当代合唱指挥大师就“弥撒亚”、“安魂曲”等大型合唱作品的指挥与诠释、中国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俄罗斯合唱作品与大型声乐作品的指挥、俄罗斯的现代合唱作品、中国民族合唱的发展在浙江音乐学院“八秒”合唱团训练中的呈现、现代彼得堡作曲家为女声合唱团所写的作品、合唱中声乐方面训练的艺术与技巧、合唱的综合训练方法与国家合唱指挥领军人才的培养、当下中国大学合唱生态研究等话题进行讲解,并以上海师范大学行知合唱团、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华东理工大学伊卡斯特合唱团、东华大学DHU singers合唱团、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华东师范大学VIVA合唱团作为示范团队进行教学展示。

与会专家对会议的内容及组织给予高度评价。来自中山大学的郑理、来自北京大学的王铮等表示此次会议极大促进了自己指挥技巧的提高,与会人员感谢会议的成功召开让全国的指挥同聚一堂,加强彼此沟通交流。“我听了不下100支中国合唱团,通过他们的歌唱领略了文化自信绽放的声音,其强烈程度让我这个外国人感到震撼。”深度参与全程研讨会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室内合唱团艺术总监索洛耶夫对本次合唱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研讨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会议的成功召开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良好艺术修养、精神风貌,体现了我校在开展学生艺术教育、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方面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师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挥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让文化自信在艺术提升与交流中继续绽放。


(供稿、摄影:校团委、校学生艺术中心、音乐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