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5月30日
标题:第四届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由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上海经济学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创新城市、活力产业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于5月28-29日在线上举行。这是一场以探索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加强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与活力,持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而举办的学术交流盛会。
本次会议得到了《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经济学动态》、《南开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世界经济文汇》、《中国经济问题》、《财经研究》、《全球城市研究》等20余家国内优秀学术刊物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50余所科研院所的教授、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总计近千人次通过腾讯会议的方法参加了开幕式、主旨报告和分论坛。
图: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研究员致辞
图: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致辞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研究员开幕式上做大会致辞,袁雯表示,在上海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全力打赢大上海疫情保卫战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专家学者对国家和上海尽快从疫情当中恢复,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学者本心。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研究员代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市经济学会致辞。周振华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阶段,面临着来自外部、内部以及疫情的考验,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许多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城市与产业上,本次会议以“创新城市、活力产业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学术意义。
图:主旨演讲嘉宾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网络连通性——城市的生命线”的主旨报告。周振华研究员从城市本体论的角度阐述了网络连通性是城市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观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研究员做了题为“上海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这种结合的视角对于理解新环境和新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启发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做了题为“以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有效投资是有效应对“三重压力”的必然选择,实现投资的有效性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大原则……
下午会议为五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与“创新城市、活力产业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五大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与交流。有40篇高质量论文在分论坛进行了汇报,每个分论坛都吸引了60-100人次的参会人员交流学习,专家给出了精彩的点评与中肯的建议。
5月29日上午还举办了活力城市、韧性产业和高质量发展期刊论坛,该论坛吸引了近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参加,期刊论坛的举办对于青年学者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通讯员黄国妍、姚沁、崔晓梅)
链接地址:第四届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gm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