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他每天在社区平均服务14小时,被隔离后仍24小时在线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5-02浏览次数:52

来源:新民晚报 2022年5月2日

标题:他每天在社区平均服务14小时,被隔离后仍24小时在线

记者:江跃中



“我是在职党员,前来报到!我是高校老师,从事组织工作十多年,同意做临时党支部书记。”得知普陀区真如镇街道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招募志愿者,上海师范大学老师王辅俊和妻子第一时间报名,担任志愿者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服务队队长。爱人确诊后,被转运隔离的王辅俊依旧不闲着,24小时在线电话沟通工作。父亲心脏搭桥,两个孩子尚小需要陪伴,他从未跟人提起困难,挂在嘴边念叨的总是服务队的成员们。

图说: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服务队队长王辅俊 真如镇街道供图

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有3000多户5000余人,老年人占比50%以上。疫情防控期间,成立15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王辅俊任队长。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夫妻俩齐上阵,实施“内外双组长”,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线上统计、核对信息等交给爱人,服务队下设的核酸组、信息组、医疗组、巡逻组、机动组等8个工作组日常运作,由王辅俊负责。

自3月30日上岗至今,王辅俊平均每天工作时长14小时。无论是早晨5时,还是凌晨1时,王辅俊带领团队高质高效完成任务。3月31日晚上,为及时把政府保供蔬菜礼包发到每户居民手中,仅10分钟便集结了30余名志愿者,一部分自驾前往街道运菜,一部分守在大门接应,楼组长则守在楼门口,大家无缝衔接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时。早晨5时,作为队长的王辅俊,又早早赶到了核酸检测现场。“副队长,今天我们7个志愿组总体服务情况较好。明天任务是……”

4月29日,因爱人确诊被转运,王辅俊暂别志愿团队,来到隔离酒店。被隔离的他也闲不下来,一直在电话沟通工作。当问起此刻最想对团队说些什么时,他表示:“志愿服务我们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期待抗疫成功的那一天,我们都能摘下口罩相互拥抱。”

“234”机制建立健全后,王辅俊团队一呼百应、闪电集结战斗力,在街道属NO.1,这离不开机制先行、流程兜底。“破解2个难题”,为规范社区团购流程,王辅俊与小区“团长”反复磋商,制定团购规则,由居委会对外发布。为解决居民对封控政策的误解和信息不公开等问题,他们探索社区防疫日报。“建立3个例会”,每天晚上与居委会、临时党支部、志愿者组长等,召开任务沟通会、班子成员会、工作例会,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划分4个网格”,为更好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将小区划分为A、B、C、D等4个网格,为每个网格配1名负责人、10名志愿者,负责喊楼、推轮椅、扫码、维持秩序等任务。

喇叭喊、打电话、开会说,数天下来,王辅俊的嗓子哑了,耳朵勒疼了,脸上却总挂着微笑。他说:“我们的一个小伙子很了不起,他穿着防护服背着瘫痪老人,从四楼到一楼做核酸,之后又把老人背回家。我们的一对年近80岁的老党员夫妇,始终跟我们战在一起、战到最后,非常感人。”

王辅俊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大家都是这样的人。


链接地址:他每天在社区批平均服务14小时,被隔离后仍24小时在线-手机新民网 (xinmin.cn)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