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封楼多日,宅到焦虑?沪上两大师范院校开心理热线,给出“五一”“六气”操作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3-29浏览次数:62

来源:上观新闻 2022年3月29日

标题:封楼多日,宅到焦虑?沪上两大师范院校开心理热线,给出“五一”“六气”操作

记者:徐瑞哲


“对我而言,我的工作是耗能的,但也是温情的,”正处于闵行古美街道封闭在家的心理咨询师周老师这样说。

战疫中的上海,大批小区也开始像校区一样“足不出户”。事实上,自3月中旬以来,沪上高校均在封闭管理或准封闭管理模式下。对于数十个校区的数十万师生,封楼多日,宅到焦虑?

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封闭期间,小婷本想跑步解压,保安大叔却让她戴好口罩不要跑,“我当时就觉得好难过。” 而来自毕业年级的学生小肖也受疫情困扰:“隔离上网课不适应,毕业论文和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压力比较大……” 从晨曦到夜幕,“嘀铃铃、嘀铃铃”的心理热线守护着全校2万余名学生……

同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也在线开通了同辈互助心理支持平台。这些师范院校的强项学科专家给出“五一”“六气”操作,为学子也为市民做好“心理保健操”,增强心理“免疫力”。




【五个“一”】


“老师,我发现我的情绪不对劲,总是静不下来,容易不耐烦”“不知道为什么隔离的这几天大家脾气都不好?” 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培育单位,上海师大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收集整理的学生情绪“卡片”中,焦虑、不安、烦躁等关键词仿佛是隐藏在阴霾中的危机。

在按下“慢行键”的上海师大,就有这样一群心理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密密麻麻标注信息关键点的工作台账,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面对面、网络视频、电话、邮件,是他们温暖学生心灵的“守护区”……

上千师生扫码进入的“锵锵三人行”直播间里,心理学专家正在聊“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认识焦虑情绪?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消除负面情绪?”。上海师大教育学院心理系蔡丹教授说,“封闭管理期间产生应激情绪或感到焦虑,是心理情感的正常反应”“要学会接纳和调整情绪,从失控的生活中找回控制感,积极的心理情绪便会如期而至。”同时,贺雯教授则“支招”学生避免“心理噪音”,学会让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寻找疫情下学习的心流体验,学会制定难度适当的任务,静心、安心、全心学习。

一番设身处地的思考、一次接纳眼神的传递、一份微笑表情的共情、一句真诚肯定的接纳……无论是面对面还是线上心理防“疫”咨询,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都无条件倾听,在无形之中促成积极改变。为此,他们给出“五个一”——

“静一静”,正念觉察接纳,给身体找一处安静安全之处,静心体会;

“想一想”,把烦恼具体化,用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思考收获;

“清一清”,清掉不必要的刷屏、不必要的自我加码;

“聊一聊”,找朋友、自己、专业资源聊聊,加倍快乐,减半忧伤;

“动一动”,转移注意力、静静放松感觉、增加自我掌控感。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套“静、想、清、聊、动”的心理保健操,成为师大学生释放身心的操作指南。“对我而言,我的工作是耗能的,但也是温情的,”正处于闵行古美街道封闭在家的心理咨询师周老师这样说,“我们和学生在云端一起探讨封闭管理情绪调节、云端学习、劳逸结合、自我关怀和人际互动等主题,探索自我成长、减压放松情绪、挖掘生命潜能、激发学习动力。”而事实上,此时周老师母亲正生病在医院治疗。像周老师一样的心理人,封闭在徐汇校区坚持一线工作的吴老师,孩子还只有一岁。

目前,中心正在进行色彩养心、音乐养心、运动养心、草木养心等丰富多彩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并开展心理电影赏析沙龙、解忧星球、心理委员邀请信等互动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守好校园心理防线。



链接地址:封楼多日,宅到焦虑?沪上两大师范院校开心理热线,给出“五一”“六气”操作 (shobserver.com)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