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2022年3月29日
标题:上海防疫安全网背后的民主党派力量
2000多万常住人口,国际金融城市,海陆空核心枢纽,国家重要“钱袋子”,同样面对劲敌奥密克戎,上海,不能停摆。
《上海的这波操作,很上海》短视频
“我们不敢说这100%能成,但我们看到了上海政府的智慧守‘沪’,各领域专家的相‘沪’协作,一线人员的拼命‘沪’卫,上海市民的‘沪’相配合。”日前,民进会员孙炯亮制作的《上海的这波操作,很上海》短视频刷爆网络,视频从一个普通上海市民的视角解读了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勇气、实践和决心,迄今累计播放量近2000万次,转发量近300万。
视频中的画面来自于真实的防疫前线,他们之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适逢倒春寒,上海疫情一再反复,虽是战“疫”吃劲之时,上海各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条战线,同心奋“战”,且心怀春光。
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会主委周汉民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3月26日,刚刚经历过一场疾风暴雨的洗礼,天空放晴。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会主委周汉民,身着志愿者马甲,头戴隔离面罩,手穿一次性手套,现身某社区防疫工作点。这天,周汉民不是来考察调研的,而是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结束,他在朋友圈写下一句话:“在上海抗疫最吃劲的时候,请大家再加一把力!”
生活物资保障是疫情之下百姓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特别对老年群体、困难群体来说,此刻,“一顿餐饭”显得极为重要。
“您开口,我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由于许多小区实行闭环管理,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日益突出。3月19日,有独居在闵行区浦江镇的85岁的一位民盟盟员向其街道盟组织反映其生活起居多有不便。很快,民盟闵行区委会多方联系,前后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即与盟员所在居委会顺利对接,立即协助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我提议为80岁以上老同志送菜。”民革上海市联一总支第二支部主委俞露结合支部情况,主动考虑到了老党员的难处。3月23日,联一总支第八支部党员还主动组建工作小组,对支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同时安排采购蔬菜、肉蛋等生活物资,连夜送到每一位被封控隔离、需要帮助的党员手上。“刚收到支部几位同志送过来的菜品和食物,品种丰富、考虑周全,正是我们最近急需之物,非常感谢年轻党员的一片爱心和奉献精神。”一位老党员在支部微信群中这样说道。
“送菜大军”里,还有九三学社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徐雄伟。上海疫情暴发后,徐雄伟获悉,部分老年社员遇到了吃饭难的问题。他即刻召集委员会相关同志和各支社主委在线商议,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支社的老年社员及部分处于长时间封控中的生活情况。
风雨中,他们带着菜来救急了。3月25日,寒流南压,气温骤降,风大雨急。退休九三学社社员秦惠兰在微信群中提了一句:“希望能有一盒豆腐”。恰好采购市场中豆制品缺货,现实情况似乎要让她失望了。
但徐雄伟最后仍将一盒豆腐送到了她的手上,“秦老师,这是我冰箱里的,前两天刚买的,您先吃。”收下沉甸甸的一袋菜,秦惠兰眼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日前,民建烈士姜化民后代、失独家庭老会员、区委会老领导、高龄及独居老会员也收到了蔬菜生鲜礼包。据悉,这些来自于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自上海疫情暴发以来至3月25日,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已收到共计275400元抗疫捐款。秉持服务上海抗疫工作大局,公开、透明、规范用好每一笔善款的原则,基金会还拨出近8万元向6个居委会赠送405份蔬菜生鲜大礼包,为本市养老机构400名养老护理员提供疫情关爱津贴12万元,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医护人员送去1万份点心等。
“你这里能不能找到符合指定型号的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厂家?要确保3月19日的检测工作有序开展。”民建会员吴炯接到民建上海市委会的电话时,已是3月17日晚23点40分。事出紧急,吴炯火速调动关系网,从央企到民企,数十家一家一家打去电话。
经过一系列紧张密集的筛选和沟通,3月18日中午12点,最终确定了两家符合要求的生产制造企业,任务圆满完成。在这期间,还有其他的民主党派成员企业也积极加入到了这一支援队伍中来。
早在3月7日,在得知上海某医院急需集中隔离观察点后,专门从事酒店行业管理的九三学社黄浦区委会支部主委罗忠义第一时间表示愿意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当天,罗忠义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客人清退及消杀整理工作,腾出了2家酒店用于封闭管理点。观察隔离期间,酒店用心为每位客人做好服务,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致公党上海市闵行区委会党员陈英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陈老师还能继续支援做志愿者吗?”居委会书记找到致公党上海市闵行区委会党员陈英杰,提出社区志愿者告急的困难。没二话,陈英杰爽快答应了。陈英杰做过不少志愿者工作,还获得过“上海市少数民族优秀志愿者”称号,社区里的居民有不少认识他。
引导市民核酸检测、处理医疗废弃物、各小区“扫楼”喊话宣传防疫……不停歇地连续作战,陈英杰嗓子哑了,腿发软了,裹在橡胶手套里的两只手也在寒冷的风雨中逐渐不听使唤。陈英杰不年轻了,但是他说:“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我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理应服务于人民。”
疫情就是冲锋号,面对疫情,个个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民主党派志愿者的队伍里,有部级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民航机长、学校教师、企业老板……他们都是活跃在社区里的志愿者,有可能正在扫描二维码,有可能正在帮忙搬运蔬菜,有可能正在解释政策,有可能正在帮忙用大喇叭喊居民下楼测核酸。他们现场流调、环境采样、实验检测、现场消杀、医学观察……任务一单接着一单,电话一个接着一个,遵循着“事不过夜、连续作战、快速响应、规范处置”的原则,为守“沪”共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安全网。
3月28日上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上海市前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呈现区域聚集和全市散发并存两个特点,需进一步降低人群的社会流动性。
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桩桩件件如众人拾柴。请再给上海多一点时间,让其在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持续迸发出磅礴力量。
团结报2022年3月29日二版
链接地址:“疫”起守“沪” | 上海防疫安全网背后的民主党派力量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