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标题: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高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记者:李婷
日前,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现代教育治理”重点创新团队举办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的高端论坛。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范国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胡建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峰,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督导室主任焦小峰,美国犹他大学教育学院Andrea Rorrer教授、加州大学院校研究中心主任常桐善研究员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五十余人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的使命与前景。主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作了题为“数字赋能终身教育:更公平、更适需、更智能”的主旨演讲。她指出,上海今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学习型城市奖,标志着上海学习型城市步入2.0时代,未来的上海卓越学习型城市建设将更为关注每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为关注线上线下衔接融通的灵活化学习形式、更为关注打造智能全媒体资源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赋能终身教育能够使终身教育更公平、更适需、更智能。更公平意味着让学习者不落后于时代,更适需意味着推动人人、时时、处处学习,更智能意味着让终身学习更易发生。未来将致力于共建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智慧学境,打造“生活伴随学习、学习伴随生活”的终身教育元宇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策略:一是推动理念变革,倡导契约精神、共同行动、共同分享的治理理念;二是优化网络环境,以“物联、数联、智联”为目标,推进5G+云网融合,优化升级教育信息网络基础环境;三是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国家教育数字资源中心,打破“数据孤岛”,整合校内外和社会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资源目录,同时采集巨量、全样、即时数据,并实施智能、精准、趋势判断与推送;四是构建互认机制,实施分级授权和多重认证;五是筑牢安全体系,注重伦理保障、应急管理和容灾备份。未来,我们将依托新获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为平台,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指出,数字化转型与新教育生态体现出智能化、感知化、体验化、泛在化、终身化的特点,并呈现出“元宇宙”的世界蓝图。智能教育治理内含“开放与私密”“控制与自由”“统一与差异”“效率与人文”“便捷与安全”等内在矛盾。智能时代的教育治理面临智能教育伦理规范短缺、智能教育资源与技术标准短缺、资源配置机制短缺、智能教育评价制度短缺等新挑战。推动基于智能治理的教育制度变革:一方面要走向适应智能时代的特殊环境、基于智能技术的教育新生态、新秩序、新体系;另一方面要坚守智能时代的人文精神,倡导智能教育、技术治理、智能治理坚持以人为中心,为人的生命成长与健康发展服务。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系统介绍了上海中学立足于建构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高中的发展追求、推进数字技术环境生态建构的实践探索。上海中学的智慧校园建设突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是“智”在学生为本,二是“智”在融合创新,三是“智”在系统治理,四是“智”在学习空间,五是“智”在评价导向。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需要关注选择、关注个性、关注精准,为未来高水平人才赋能;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科强基+跨学科中心”,为学生开展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项目研究提供孵化环境。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督导室副主任戴勇则认为,教育督导评价是一项数据密集型工作,大数据时代到来必将驱动新的督导评价范式变革。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的数据治理探索表明,上海已构建形成各安其位的高校分类发展体系,并初步健全各显所长的高校分类评价模式,与此同时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离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还有不少路要走。比如:数据采集仍然较大程度上靠人工填报,数据类型仍然是结构化数据,数据大都并非全样本等。未来建立适应时代需求和用好时代机遇的新督导评价范式,需要厚实督导评价的监测基础,实现评估监测归口管理,切实推进数据共享共用,提升高校的数据治理能力,加强督导评价的学科支撑。
美国犹他大学教育学院教授Andrea Rorrer在演讲中分享了美国犹他大学教育政策中心(UEPC)的研究经验和工作模式。该中心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犹他州丰富的教育数据,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受众定制信息,改进教育实践,提升教育决策质量,致力于提高所有儿童和成人的教育公平性和卓越性,并具体分享了“数学课程参与者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和“STEM项目图景的长时段分析”两个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政策应用。
在“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分论坛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董秀华指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决策应变,需要建立一个能支撑实时感知变化、实时分析变化、实时制定最优决策,并能将决策自动执行的数字化平台,可以通过数据积累的整合打通、大数据采集、数据挖掘等方面加以应对。
据悉,上海作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于2021年10月发布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强调数字化转型是巩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之举,数字化转型也将全面带动教育治理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现代教育治理”重点创新团队举办本次高端论坛,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
链接地址:数字化转型与现代教育治理高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