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标题: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师大与龙华烈士纪念馆签约
记者:白羽
11月24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与龙华烈士纪念馆签约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龙华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左大鹏共同为基地揭牌。
据介绍,上海师大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将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共同打造集“党建育人合力、场馆志愿服务、红色剧目创作”于一体的合作平台,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深镌刻在青年大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心里。
展示寻访成果,讲好初心之地党的故事
上海师大200支红色寻访队伍实地考察上海百余个红色地标。青年学子深入城市空间,探查红色遗迹和革命旧址,倾听历史的声音,体味革命的温度。精心策划“时代向上﹒青春向党”学生美育实践作品展,242件红色大寻访作品公开展出。
上海师大红色大寻访突出“四个融入”: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走、听、看、谈”的方式打造“思政金课”;融入师范生培养,开发了以微党课、儿童绘本、红色篆刻等为代表的教学内容。融入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学生理论宣讲团走进基层社区、走进大中小学,开展理论宣讲百余场;融入第二课堂,依托已经有27年历史的上海师大“爱心学校”品牌,开展沪上百所爱心学校共上红色示范课,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总结寻访经验,在行走中学习和感悟历史
上海师大依托苏智良教授团队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初心之地》,精心设计推出“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等十条红色寻访线路。寻访过程注重专家学者的指导,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人文学院副教授姚霏在现场讲述了带领学生开展“上海城市与红色文化”寻访实践的具体做法。
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研究生周锐先后寻访考证了川沙师范讲习所遗址、大中华饭店旧址、景贤女校遗址等二十多个遗址旧址,在苏智良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多方史学资料论证,考证出陈独秀曾和中华电器工界联合会会员庆祝国庆,现场发表、演讲宣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地点慕尔堂。“上海的红色遗迹到现在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考证。作为一名史学研究生我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周锐在分享汇报时说道。
上海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范生封莹同学分享了寻访成果转化的经验,她将寻访所见、所感、所悟融入暑期爱心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开发了红色微课程,将红色课程成果融入中学的教学实践。
封莹的外公作为光荣在党超过50年的老党员、退伍老兵,在了解了外孙女封莹的红色大寻访活动时,竖起了大拇指,鼓励封莹“让你们年轻人多了解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在松江七中进行教育实习的她,也把红色寻访的内容带到了班会课上。
产学研融合,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上海师大影视传媒学院学生汇报展示了由韩晓晔老师指导排演的红色经典诵读剧目《黄花岗烈士事略》,“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展现了师大学习昂扬的精神面貌和艺术活力,让现场观众更好地走进作品所展现的波澜壮阔岁月,感受时代力量的激荡。
龙华烈士纪念馆金牌红色讲师郭泷阳为现场师生作《前仆后继》专题讲座,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感悟英雄人物事迹。
上海师大和龙华烈士纪念馆“党史教育实践基地”签约共建后,双方将着力用好青年师生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合作创排,探索更多红色剧目进高校、进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