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陈子善解析作品还原历史上的张爱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5-16浏览次数:1832


        3月15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子善教授主讲的上图人文讲座第三讲在图书馆2楼报告厅举行,陈子善教授通过自己对张爱玲生平作品的研究,用自己生动、深刻、细致的讲演,让同学们更加真切认识到张爱玲这一传奇、特别的女子,还原她的历史面貌。

        本次讲座,陈子善用幽默的语言、通俗的事例,向大家讲述了他是如何发现张爱玲、认识张爱玲。陈子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为同学们介绍张爱玲,第一是对于张爱玲杰出作品的发掘,第二是张爱玲的生平与创作经历。陈教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张爱玲的作品最初是以什么面貌来呈现出来的呢?以这个问题为契机,陈子善为同学们展开了细致的介绍。

        张爱玲,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学生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陈子善首先为学生们介绍了张爱玲在“西风”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我的“天才梦”》,也是张爱玲开始文学创作时首次获奖,对于此次获奖,晚年的张爱玲依然念念不忘。此后她陆续创作了有很多小说集、散文集,比如:《倾城之恋》、《流言》、《半生缘》等都吸引到大批拥趸直至现在。

        陈子善还为学生们介绍了不太为人知的张爱玲的美术才华。1944年8月,张爱玲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传奇》的出版,奠定了她在上海文坛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传奇》第一版由她自己设计的封面采用净色的孔雀蓝作为封面颜色,给读者一种很特别,很古雅的独特感受,其中,张爱玲书中自己绘制的插画,给充分展示了张爱玲的绘画才能。

(供稿:宣传部 作者:季路遥  摄影:王凌)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