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美术学院一直以来承担着全上海近70%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的培养任务,在上海美术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提升美术师范生培养的质量,由美术学院发起、联合长三角各师范高校,组织并开展了“2018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未来卓越美术教师培养学术季’活动。本次学术季活动自11月启动,为期三个月,活动将通过全国基础美术教育知名专家讲座、长三角美术专业师范生联合论坛、美术教育学习成果展、美术教育实习汇报与成果展、中小学油画创作基地作品展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探索在当前学科变革下的美术师范生培养的发展路径、高校与基础教育联动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美术教育专业的内涵和质量,探讨培养未来卓越美术教师的思路与方法。
11月28日,学术季启航仪式在我校会议中心2号报告室举行。出席本次开幕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钱初熹;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正高级教师瞿剑宛;全国基础教育中小学美术学科专家、上海奉贤区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徐韧刚、长三角基础教育中小学美术学科专家、浙江省特级教师徐军;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岳龙、副院长赵志勇,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李英梅副教授、张锦副教授,以及来自上海各区县中小学校的美术教研员、骨干教师,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师范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等近120人。
起航仪式结束后,首场学术季专家讲座由全国基础教育美术学科专家、第五届全国美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奖、浙江省特级教师徐军为全体师范生带来《学力视角下美术师范生如何应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现场》的讲座。徐军老师从可视化未来时代的“图像泛滥与科技大数据”两大现象入手,指出以视觉图像为主导的美术教育在今后将会在社会与教育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这一科技主导、可视化图像为载体的时代,徐军老师结合大量生动的教学案例,提出当前学力背景下的教学现场包括“技术主导型、教具展示型、语言口授型、姿态生动型、情境创设型”这五种教学现场,针对不同的教学现场,徐军老师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法,为师范生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良好经验。
徐军老师作为全国美术教育领域里研究传统文化美术课程的知名专家,在讲座中为师范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书籍、雕版等文物道具,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师范生在教学中通过收集各种素材、阅读大量书籍、根据兴趣进行学科探索、旅游中收获美术感悟等方面提升自己的美术知识与教学经验,在抗压与承受负重感中不但完善与磨砺自己,在教学科研的坚持中树立成为优秀美术教师的信念,并为此目标而不断践行努力。
上海市美术名师基地主持人、正高级教师瞿剑宛对讲座进行了总结,瞿剑宛首先用“专业化成长历程的分享,传统文化的浸养,生命灵魂的触动,教育梦想的放飞”这四句话对徐军老师的讲座予以高度肯定;他认为徐军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执著、精神、信仰”的结合,师范生应向徐军老师学习,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用心做教育、善于用敬畏传统的心灵育人、善于用情境在传播美术教育精神的教师”;讲座中指明了优秀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一个优秀的未来美术教师应是一个“乐于读书、勤于实践、善于研究"这三点结合的人,瞿剑宛老师平实的话语、高屋建瓴的总结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全体学生的一致认可。
除本次讲座外,美术学院还将在本次“未来卓越美术教师培养学术季”中联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12月、1月举行多场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学术论坛、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育实习成果展等活动,力求在区域交流与展示中促进长三角各师范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共同发展,提升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在未来基础教育领域美术师范生培养上的成果与质量。
(供稿、摄影:美术学院 作者:徐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