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史碎金 2018年7月17日
标题:《全宋笔记》(全十编)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掠影
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
《全宋笔记》(全十编)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掠影
《全宋笔记》第十编近日由大象出版社出版面世。至此,历时十九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的《全宋笔记》全部出齐,总计一百零二册,二千二百六十六万字。收入宋人笔记四百七十七种。
古代笔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以质朴、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地记述了古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微观生活的描述,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宋代是笔记成熟期,笔记数量庞大。在长期的编辑刻印流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散佚,相当一部分已非原貌,或因后人重辑而混乱不堪,错讹丛生,且版本芜杂,寻觅极为不便。有鉴于此,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对传世的宋代笔记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全宋文》错开收文,并根据笔记作者出生时间先后编序,每种笔记均撰写具有学术价值的点校说明,简述笔记作者履历生平、版本流传及所选底本情况,以便于读者阅读。
《全宋笔记》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一部经过系统编纂整理、收罗齐全、便于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笔记总集。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全宋笔记》在学术界所界定“笔记”含义的基础上,尽可能收录传世的宋人所撰笔记,真正体现《全宋笔记》“全”的特点。第二,《全宋笔记》收录的宋人笔记多数系首次经校勘和标点提供给世人阅读,体现“新”的特点。第三,在编纂整理《全宋笔记》的过程中作者作了大量的考订甄别、辨伪剔出工作,力争点校准确,因而具有比较“准”的特点。
《全宋笔记》的出版是继《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之后的又一项宋代文献编纂整理重大出版工程,是宋代文献研究整理学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至此,几代学人薪火相传,使有宋一代的笔记文献以体现近当代最高学术研究成果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到读者面前,是我国断代文献整理的一个伟大创举,必将在中国文献整理研究学术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这对传承我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和繁荣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全宋笔记》于1999年开始筹划,2018年出齐,19年磨一剑。首先,不得不提已故的傅璇琮和陈新两位先生。傅璇琮先生作为主编之一,对《全宋笔记》的编纂和出版付出了巨大心血,正是基于傅先生的学术威望、悉心指导、感染鼓励,才使该书的整理者能够坚持下来。陈新先生作为大象出版社特聘的外审,更是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编辑出版经验,多年坚持审校,严格把关,直至离世前不久,他审读完了《全宋笔记》最后一编的稿件。陈先生为提高总集的整理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且赢得了整理该书的专家学者的感佩。其次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历任领导和学术团队。众所周知,古籍整理是一项清苦和不慕荣利的学术事业,尤其是在当下成果评估和职称评定中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古籍所历任领导和学术团队,始终将《全宋笔记》作为基本事业,在项目首席专家戴建国教授的带领下,坚守学术规范和工匠精神,严格保证学术质量,其折射出来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情怀足令学界效仿和赞誉!正是基于这种学术精神的坚守,《全宋笔记》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大象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和古典文献类图书的出版和品牌建设,并根据《全宋笔记》序言中傅璇琮先生的倡议,继《全宋笔记》之后,全面启动辽金元时期、明代时期笔记总集的整理和出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戴建国 《全宋笔记》项目首席专家、主编、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邓小南 北京大学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宋史研究会原会长
王水照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宋代文学会会长
朱瑞熙 上海师大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会长
何忠礼 浙江大学教授、杭州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李裕民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查洪德 南开大学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王瑞来 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
姜锡东 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
陈尚君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会会长
陈恒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安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
孙逊 上海师大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全宋笔记》书影
张剑光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董中山 《全宋笔记》出版单位大象出版社社长
张前进 《全宋笔记》出版单位大象出版社副总编辑
周德明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
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舒大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古籍研究所所长
郭一凡 《全宋笔记》责任编辑
顾宏义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程民生 河南大学宋代研究所所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
苗书梅 河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李伟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
黄纯艳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刘民钢 上海师大教授、图书馆馆长
马英娟 上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
查清华 上海师大教授、人事处副处长
工作人员展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题词
工作人员宣读: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贺信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贺信
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贺信
大象出版社原社长周常林贺信
张剑光所长、戴建国教授向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
链接地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15442353468963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