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开学第一课:上师大学子聆听了一堂“伟大建党精神与青年责任”思政金课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9-15浏览次数:106

来源:周到 2021年9月15日

标题:开学第一课:上师大学子聆听了一堂“伟大建党精神与青年责任”思政金课

记者:朱晓芳

“伟大建党精神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源代码……” 上师大校党委书记林在勇近日和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国家思政领航课程首席专家苏智良教授等一起,为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讲述伟大建党精神与上海建党。

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红色寻访

今年4月至8月,上海师大共有222支学生队伍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苏智良教授及其团队精心设计的“建党的旅途”“思想的光辉”“奋进的歌声”等十条红色寻访活动。

课堂上,苏智良教授结合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与上海建党,用详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精神谱系和红色基因。

在苏教授的讲述中,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先辈在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立地老渔阳里2号、中共一大的召开地树德里、中共二大的召开地辅德里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地新渔阳里6号等历史空间开展的革命工作,有历史的厚重,更有时代的伟力。

苏智良教授还结合其多年寻访、考证长治路177号等建党重要纪念地的经历,强调青年学生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在学党史中悟思想,做好上海红色史迹的讲述人、保护者。

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盛恺悦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寻访经历和成长感悟。

盛恺悦说,以前在课堂上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对知识的理解总有一知半解的感觉。当自己一次次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望道旧居等红色场馆,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到的“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故事背后的深刻涵义时,她更加坚定了把青春献给我们党的伟大决心和信心。书本中学习的党史是理性的,走访中见证的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

有同样切身感受的还有人文学院彭喆骏同学。

正在金山一所中学做语文老师的彭喆骏,讲述了寻访“文学的繁荣”红色路线时,在山阴路鲁迅故居用心感悟鲁迅先生用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的精神力量,并形成红色路线寻访成果《红色之路——上海红色文化教育特色路线设计工程》等的故事。

“我特意结合红色大寻访的经历和感受,给我的学生们分析鲁迅先生作品,希望用自己感受到的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感染他们。”彭喆骏介绍所。

学科专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勉励青年学生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转化为迈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

全国思政课教学比赛特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从学理层面深刻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根据、伟大建党精神及发展谱系、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着力点。

课堂互动环节,影视传媒学院学生就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链接地址:https://static.zhoudaosh.com/EBC779BB466B175450F1BB2C5ECD4064415193D664B0804B93C5A5E9D7D3A263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