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话匣子 2021年6月11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牵头编写的沪上首套中小学戏曲教材(读本)出版
记者:刘康霞
上海首套中小学戏曲教材(读本)今天(11)在上海师范大学发布。从2018年起持续三年,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牵头的项目团队,以及中小学戏曲特色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沪上首套中小学戏曲教材(读本)的编写,并于近期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
“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教材建设是其中关键一环。陈劲松副教授是项目组成员之一,他介绍,上海戏曲教育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统,而目前已出版的戏曲读物远远不能满足戏曲教学进课堂的需求,存在内容严重同质化的问题。而此次的教材(读本)编撰凸显了阶梯型、专业型和复合型的特点,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在符合各年龄段学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上下足功夫,同时又增强了思辨和比较的深度,彰显了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艺术特质。
数学特级教师,光明中学校长穆晓炯是正宗的麒派传人,光明中学也有着浓厚的戏曲教育特色。学校将传承戏曲艺术的深挚情怀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尤其是在戏曲师资的培养上,能够紧密结合现有师资的专业背景,在唱、念、做、打四门功课上各展所长,形成了一支颇有影响力的戏曲教学团队,并作为骨干力量,连续两年协助完成了沪上中小学戏曲师资培训任务,深受好评。
在谈到使用这套教材(读本),穆晓炯说,“在中小学进行戏曲教育的主旨并非培养专业的戏曲从业者,而是以戏曲为载体,让学子们感受中华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促进和启迪作用”。
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朱恒夫教授说,“戏曲不像话剧、舞蹈和影视等艺术门类,原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基础,而是几乎从零基础出发,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探索”。此外,“戏曲教材的编撰与出版可以说只是戏曲教育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戏曲师资培训与戏曲课程的推广之路更需要在座领导、老师携手共进,为上海戏曲教育在全国领先一步做出努力与贡献”。
会上还对“首届上海市戏曲微课展评活动”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
链接地址:https://m.ajmide.com/m/branddetail?id=31765661